言语等危症。
\n
若是遇见此类患者,施以回阳九针,能让患者回阳逆救,恢复到正常的生理机。
\n
梁恺之先从阳气回阳讲起。
\n
按照国医理论,万物皆有阴阳,包括人体也是。
\n
阳气主动、主升、主温煦,是人体一切生活动的基础。
\n
一旦阳气受损或者不足,甚至于外脱于机体,那么人体之气就会失衡,阴气主导的疾病就会蔓延开来。
\n
具体表现为精神不振、抑郁、全身水肿、多尿,面色青黑等等。
\n
“阳气暴脱多见于中风脱症、病重患者。”梁恺之道,“若是病人表现神志不清、手撒遗尿,面色恍白、冷汗淋漓、脉微欲绝之时,这个时候补阳便不够,需要迅速给病人回阳。”
\n
回阳有两个途径。
\n
一是大剂量的回阳救逆的中医。
\n
二是较重的针刺,或者关键位置的穴位来救治。
\n
“九阳针穴哑门劳营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九穴共涉及到足三阴|经、足三阳经、任脉督脉、手阳明经和手厥阴经。”梁恺之道,“从功效来说,大部分都是救逆穴|位哑门通督脉。督脉是人体阳气之海,针刺督脉,在鼓舞阳气的同时,能开窍醒神。劳宫则有开通心志之功效。三阴|交、涌泉、太海补肝脾肾,涌泉醒神。至于中脘则属于脏会,足三里通肺腑,针刺这两道穴位可以调到脏腑之气。合谷多气多血,针刺可激发经脉的气血。环跳近髀关,通少阳、太阳,针刺可以调动阳气。这九穴相互配合,在调动脏腑之气的同时,培补脏腑,联系经络和脏腑,共同发挥回阳的功效。”
\n
“回阳九针术专治阳气暴脱的病症,可适可扩大到阳气虚损的病症。治疗的时候可酌情选用所需的穴位,明确哪个脏腑阳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