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定下的规矩。”无释答道。
\n
“方丈为何会定此规矩?”唐砂又问。
\n
“有一有二,有牒为僧,僧当出世,留与红尘,佛亦蒙垢。”无释解答道。
\n
“无释大师,你认为佛的目的是什么?”唐砂换了个方向问道。
\n
“普渡众生。”
\n
“如何普渡?”
\n
“以佛感化之,念佛时,即心生佛时。心中有佛,便不觉苦难。”
\n
“那在你心里,是佛重要还是众生重要?”唐砂继续问道。
\n
“有佛有众生。”无释答。
\n
唐砂听了这个答案,笑了笑:“大师,我听说过一句话,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为无上正觉。您觉得可有理?”
\n
无释没有说话,唐砂接着道:“大师刚才说,佛法感化,心中有佛,遍不觉苦难。可大师,很多心中有佛,在苦海挣扎的人,祈求佛带他们逃离的时候,佛在何处?佛家之人同样说自己悲悯众生,可也只是在佛祖坐下求佛诵经。大师,你不入世,不知众生苦,如何悲悯?今有一人,无父无母,无籍孤生二十载,欲投军护天下黎明,可谓大义?心中有佛,成就大义,佛亦生光!”
\n
无释怔怔的在原地,不知众生苦,如何悲悯众生?不入红尘如何出尘,其实他自己也只是众生中的一个,众生皆有苦,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生、老、病、死,五阴炽盛。自己其实也在这八苦中挣扎。
\n
“主持可愿赠我僧牒?”唐砂追问道。
\n
“我愿,可方丈之法不可废,姑娘可以去请示一下方丈。”无释给了唐砂一个苦笑不得的答案。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