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抬步离开。
\n
那十几个少年中,忽然冒出一个脑袋,朝着孟渡挥挥手,高兴地说道:“是您啊,没想到今日有缘能与您再相见。”
\n
孟渡回头一看,那少女已经走到了孟渡跟前,目光期待地问道:“您可还记得我吗?先前在野狐岭,我和妹妹与您有一面之缘。您还送了我和妹妹一篮子花。”
\n
孟渡微微颔首,目光温和:“当然记得,承蒙你们照顾。”
\n
距离她路过野狐岭过了大半年,那时还是春日,如今已经是晚秋。
\n
许高的个子长得很快,原先带着婴儿肥的脸蛋也有了少年的那种意气风发。她笑着说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我刚好虚岁十五,可以随老师游学四方。没想到游学时候,竟然和您在这里相遇。”
\n
孟渡看那位谢山长目光清明,端正肃然,就知道许高寻到了一个好老师。
\n
许高看见孟渡很高兴,直接小嘴叭叭地就把这大半年的经历给孟渡漏完了。
\n
那日到了莫家居住的镇子,许父恰好见到县令陆文和来了此地。为了三清观遇仙一事,陆县令在这里待了数日,也设宴招待了此地镇子里有名望的几位长者,也有许多人在此宴受邀。
\n
趁着这个机会,许清远带着女儿前去拜访了陆县令。
\n
陆文和对待治下的百姓态度平易近人,在考校了许高的学问之后,觉得许高年少聪慧,当跟随名师学习方才不浪费她的天赋,就把她举荐了到了洞庭书院。
\n
谢珪与陆文和的座师是同门,对于这位长辈,陆文和极为敬重。
\n
谢珪在高中进士之后因为父母相继过世,回乡守孝,在家乡收了几个学生,也开始给六经作注。随着谢珪的名声越来越大,她收下的学生越来越多,干脆开办了一个洞庭书院。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