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生活顿时苦了起来,要给那些西洋人交出大量的税赋等等,而中原王朝自顾不睱,根本就没有能力再去管他们。
这种情况直到萧远的海军舰队护航的商队前往南洋之后才有所改变,那些巨大的战舰,林立的炮口,无一不让那些西洋人,还有土人为之震惊。
但是新区现在只进行商业贸易,还没有对海外开拓的计划,所以军舰只在海边转悠,很少靠港,而那些办事处,也尽可能的出面维护华人利益,使得华人对新区更是心生向往,甚至还有不少青壮直接搭船出海,前往新区见见世面或是打算取得一些武力上的支持。
只不过萧远现在也只能提供给吕宋一地少量的华人一些武器上的支持,并且大量的收购那里一年三熟的稻米,而由还由新区提供稻种,利用南洋的气候,大量的屯积着稻米,在新区,沧洲,天津都建起了巨型的粮仓,用来堆积粮食,使得新区的粮食积攒得越来越多,但是萧远却并没有放开新区的酿酒业,只是少量的开展而已。
现在的新区的战略已经从海上向6地上倾斜了,预计在两年之内,海军不再增加新的战舰,所有的造船场转型生产快商船,面向民间资本进行销售,或是并股,而军舰保持着每月三艘就可以了,而且这些新造出来的军舰是不安装武器装备的,充当着商船来使用,一旦有所需要,装上火炮,派出水兵,就是强悍的巡洋级的战舰。
新区、沧洲、天津三座大城,再加上大明朝为了缓解自身的压力而大量送到新区的流民,使得新区现在最不缺的就是人手,新区的工业建设无法跟上它本身的人口增长,而土地农田的数量也有限,中国从来都不是一个农业大国,因为没有那么多的良田可以耕种。
而萧远也没有打算开荒更多的贫瘠的土地,从南洋、日本、朝鲜收购来的粮食就足够使用了,还有很大的盈余,所以大量的人手都被征集起来,用工资的形式,把人都调出了本地,用来修建庞大的交通网。
道路的展,桥梁的架设,使得新区的重工业展度极快,特别是水泥的生产,度更是一日千里,一条条灰色的块状公路在庞大的人手工作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