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每个月也不过才两千块的工资而已。
摸清了缩壳机的结构之后,几十个技术工聚在一起,仔细的研究着,最终做出大胆的改进,或者是退步,将从这头塞进铜板,那头就出子弹的缩壳机拆分,把一条龙式的生产,改成分步制造,造出一个个的单个机器来。
只是要造这么一个机器,仅靠技术们聚在一起一拍板是不行的,军工无事,技术工人拥有一定的特权,可以将在内部研究之后,直接将报告递到萧远的案头上。
萧远拿着这份报告乐得像是捡到了宝一样,这可并不仅仅是一部机器那么简单,而是代表着新区的技术力量已经从全面的仿制,到了自行开创的时代,虽然这才仅仅是个开头,是否成功还两。
萧远自然没有理由阻止,大笔一挥下达了批示,各部门全力配合兵工厂技工的研究工作。
有了萧远批复的文件,这些技工们可是相当于拿到了圣旨,要人给人,要料给料,要熟练工人就给熟练工人。
不拆不知道,一拆下一大跳啊,缩壳机虽然是经过简化的,甚至将电机拆下去使用畜力,可是现代工业生产出来的玩意,复杂得让这些古人为之头疼。
钢板压制还好,新区从一开始就是自行制造,可是一步,冲压成壳,拆分出来,又要增加很多动力、技术上的难关,再下一步,底火压制,又是一大难关,再下一步,缩壳,又是一大步。
直到敬德四年头上,明皇朱明明大宴群臣,庆祝大明朝又熬过了一年,庆祝有了新区分担灾区压力,使得大明朝内部压力减轻的时候,新区的军工终于有了飞跃式的展。
其飞跃式的展就是在子弹的生产上,把缩壳机拆分成十几道工序,每道工序只负责一样,然后再转接,虽然这样增加了用人成本,可是却使得生产度大大提高,每天军用步枪弹,民用步枪弹,手枪弹从流水线上走下来,堆积成山,钟永锋得到这个消息,乐得两只眼睛都眯到了一起。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