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怎么样,或许他能坐上这长老会十八长老之一的位子,还是看在他曾是大明举人的份上,哪怕是在新县,由于时代的惯性,传统文人的地位仍然很高,如果星星一般。
但是自从出任以来,他看不惯除了传统文人之外的任何人,就连贩夫走卒,那些曾经的流民乱贼竟然能与他平起平坐,没少让他惹乱子,特别是那些不过才二三十岁的年青长老,他更是从不正眼相看,无论他们提出什么来,自己都会引经据典,批个狗血淋头,自己的提议不过,仍然是狗血淋头,完全就是对人不对事。
“唉,是该好好的整顿一下内务了,这一踏糊涂的,早晚会出更大的问题!”萧远抖了抖手上的弹劾折子苦笑了起来。
而要整理内务,先就要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一切按条文办事,甚至将大宪法置于大人府之上才行,但是现在新县草创,如果这样实行的话,必然会影响到行政上的灵活性,独裁有独裁的好处,只有高度的统一,才会让新县爆出强大的生命力。
《大宪法》由萧远之手,递交给了下属的司法会,这个大宪法是萧远从网络上扒下来的,这部宪法可是参考了世界上大部分宪法重新制定的,去掉了一些不适合新县未来展的条文,形成了正好一百条的条文来,而新县所有的法律,都将会从这大宪法上衍生而出。
新县,并没有那么多的历史名人相助,而且新县从一开始就不强调个人力量,而是强调集体力量,但是在这集体力量中,却又突出个人英雄主义,很矛盾,但是却一直都实行着,比如工厂里那些具有开拓眼光的工匠们,甚至萧远会亲自将奖励放到他们的手上去。
司法会的十八位司法长根本就无权参与,而是将大宪法交到下面的法研局,由法研局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法律条文的拓展,民事、刑事、税法等等分成一条条的细框,草创不久的法研局人手还少,暂时还无法拿出真正的法律条文来,只能一的来,所以现在司法会现在实行的,多是大明法典,主要处理的,也只是一些比较的民事纠纷。
君王出口成宪,仍然是新县目前的主流,萧远个人,在法律之上,什么是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