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旃比较识相地走到旁边,给楼氏父子留出交流的私密空间。
并不是楼令已经将“河阳”划入楼司的名下,只是派来盯着而已。
也就是“河阳”有其他人充当城守。
等楼司行冠礼并成婚,楼令确实是会再分出一个小宗。这也是楼小白的意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熬管理得比较好,儿子并不用多做什么。”楼司没有说当地哪些人有什么毛病。
作为新兴家族的楼氏,总体还处在上升期,管理阶层有名利的追求,贪腐现象不是多么严重。
每一个家族或国家都是这样。处在上升期的阶段,有权柄的人更希望继续往上爬,自然会克制自己的贪婪欲望。
有了权柄却是贪腐?大多数就是知道前途无望的人。是大多数,不是绝对。也能够是对自己的人生规划不明确,稀里糊涂乱窜道。
楼令让楼司带路,一块去粮仓看一看。
楼氏在“河阳”的人口约是七万,主要以参与农耕的农夫和奴隶居多,平时并未安排驻军。
这一边就在周王室的边上,压根就没有什么军事压力。
另外,“河阳”跟“温”相隔一个“盟”,两者相距不到四十里。
郤氏在“温”长期有一支驻军,真要是“河阳”出现乱子,找郤氏帮衬,以两家的关系,郤氏难道会拒绝?
那个“盟”是哪一个卿位家族的封地?它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卿位家族,属于公族封君名下。
非常适合农耕的这一片区域,多数在当前就是公族封君的封地。
晋国的公族封君开始逃避纳赋之后,在该地有封地的封君,他们纷纷开始追求更奢靡的生活,其实并不令人感到太过意外。
毕竟,名下封地的产出很好,不像其他家族将大部分的资源投入军事建设,可不就会搞起其它的花样了嘛。
“这一边的存粮足够三万大军使用两年。”楼司说得是每一年产出运走之后,当地所储存的粮食。
在未来,晋国一定会频繁出兵南下,楼氏在“河阳”储备军粮是很有必要的事情。
郤氏和范氏也在同样的事情,分别在“温”和“原”储备军粮,数量远比楼氏要多得多。
他们在当地储备了更多的粮食,省得从更北边运,无疑会节省更多不必要的耗费。
所有在“孟津”附近有封地的家族都在做同样的事情,附近没有封地则是找其他家族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