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去年晋国没有向周天子献礼,进一步证明晋国不再遵从周王室了。
有那么一件事情,晋国的庙堂之上早就有不再向周天子敬献礼器的议论,长期被韩氏镇压了下去。
韩氏进行镇压的理由只有一个,他们负责跟周王室进行邦交,一旦晋国跟周王室闹掰,韩氏的影响力将会遭到极大的削弱。
历史上,晋国确实是第一个拒绝向周天子敬献礼器的国家。这么一件事情被孔夫子骂个没完没了,他一再批斗的“礼崩乐坏”就是说得晋国。
因为晋国不再向周天子敬献礼器的事情,导致韩氏没少被列国君臣所嘲讽。
再说一次,韩氏变得什么都不是,自然也就没有足够份量的大臣来阻止晋国不再对周天子敬献礼器,乃至于去年都干脆没有向周王室献礼了。
楼令看到孟孙南陷入失神状态,招呼一声再说道:“好歹做过同殿之臣,多少要讲究一些情面。既是鲁国先行与我们分道扬镳,之后发生什么事情,可不就不用讲情面了吗?”
对了,楼令想到了什么似得,问道:“楚国使者早去了‘曲阜’,你们没有结盟?”
孟孙南脑子乱糟糟,只是摇了摇头。
那就有点意思了。
鲁国没有跟楚国结盟就跟晋国悖盟,还敢站出来摆明阵仗跟晋国作对。这是怕自己不死啊?
“晋国不攻打齐国?”孟孙南问道。
闻言不答的楼令,他大概理顺是怎么回事了。
应该是鲁国要跟齐国尽弃前嫌,联合起来拱卫周王室。
那是完全说得通的事情。
毕竟,齐国跟周王室的关系很近,长期跟周王室联姻,公族身体里流淌着周王室的血脉。
在早期,齐国是周王室最坚定盟友,同时也是周天子最强力的帮手。
为什么后面会有周天子为了限制齐国,搞得在齐国设立“二守”呢?
那是齐桓公称霸,他对诸侯说话远比周天子更管用,才遭到了周天子的反制。
齐桓公说话远比周天子更管用,能不遭到周天子的忌惮吗?从那之后,周王室与齐国的关系也就出现了新的变化。
从周王室的反应来看,其实能够看出有国家“称霸”对宗周体系的影响。
事实是什么?周襄王在齐国搞“二守”就是管控,要管控正是看到齐国称霸对周王室的威胁。
所以了啊,春秋时期的霸主,他们一概都是代周天子牧守天下的角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