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价值而论,楼氏绝对没有吃亏。
为什么楼令愿意卖防具却不肯出售武器?简单就是性价比的不同。
因为制作工艺和耗时的关系,防具的价值可以定得很高,武器的价格需要一个合理性,利润真就不如防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除了利润之外,自然有其它的原因,细谈起来则是太复杂。
楼氏有对外出售弓和箭矢,工艺来自韩氏的遗产。
弩这种武器?楼氏并未向外出售或赠送。
弩的相关技术能够严格保密吗?其实只要有所遗失,仿造或许不难,难的地方在于无法复制原有的性能。
只要是零件组成的物品,所用材料不同就是一道关卡,随后便是零件的标准上面。
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弩不是只有秦国制造得出来,为什么秦军能够列装那么多,性能也比其他国家优秀?因为秦国有流水线制作工艺,其他国家并没有。
之所以秦军能够大批量列装,主要就是一把弩坏了更换零件可以继续使用,还不影响其性能;其他国家在零件生产上没有统一标准,一把弩坏掉之后,换上零件就让性能大幅度下降,乃至于根本无法再使用。
三方从见面到莒君密州和莱君义疏离开,一共社交了二十天,期间该谈的事情一件没落下。
“寡人之国需要参战吗?”杞君姑容等了很久,没有获得相关信息。
楼令跟杞君姑容正在巡视工地,闻言答道:“不参战最好。”
当然不是只有楼氏的人在忙,劳动力主要是来自杞国。
他们在干的事情是修补城墙缺口,修复受损的女墙和箭垛。
增高城墙这种事情?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所需要的劳动力也很庞大。
杞君姑容原以为需要参战,得到答案愣在原地。
“我不知道能够待多久。”楼令一直在等着鲁国或齐国派人过来,不清楚两国庙堂会不会派人前来。他看向杞君姑容,笑着说道:“我若离开,会再留下两个‘旅’驻扎‘淳于’。”
杞国是公爵国,按照规矩可以修筑周长九里的城池,可是杞国只修了六里周长。
那当然是杞国没有能力修周长九里的城池了。
作为杞国都城的“淳于”不算大城,三千楼氏私军驻防可以极大保证城防强度。
楼氏在“淳于”驻军,平时的消耗是各半,也就是杞国承担了一半后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