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令对于曹君负刍的表态很满意。
只是吧?曹国本身受到卫国和宋国的双重威胁,他们不紧抱晋国的大腿又该怎样,并不是主观上的想要帮忙,更像是一种讨好。
小国或弱国讨好大国或强国是一种生存之道,没有什么好嘲笑的地方。
处在复杂或艰难生存区域的国家,讨好周边的大国是一种必备的技能,要不然能活多久全凭运气。
曹国要是不懂得讨好晋国,他们早就已经不存在,大概率会被卫国给吞了。
宋国?他们会割取曹国的土地,完全吞并曹国则是不敢。
楼令有了解过曹国,其中包括曹国的历史。
好几次其实是曹国主动挑衅卫国或宋国,让两国抓到机会揍曹国一顿,反复挨揍的曹国才会是疆域一直减少的趋势。
而曹国不是毛病了才挑衅卫国或宋国,根由在于周公旦时期留下来的矛盾。
不复杂的来说就是,周公旦很喜欢让列国出现疆域上的主权纠纷,好多诸侯国就是那样给没了。
晋国跟卫国也有土地归属权上的纠纷,只是不关周公旦的事情。
卫国一度很强大,他们是宗周早期的强国,只是并未称霸。
在春秋早期,狄人的势力很强,卫国便是在狄人的攻打下失去了大河北岸的土地,后面没有能力收复失地。
晋国崛起之后,先后灭掉周边的国家,扩张到了狄人所占领的卫国旧土,随即与狄人展开交锋,百多年时间之内攻占了原“朝歌”的区域,后面更名为“沫”。
在晋景公时期,范氏力主讨伐赤狄,成功驱赶了赤狄人,达成前所未有的大扩张,好多区域原先也是卫国旧土。
晋国攻占原“朝歌”区域的时候,当时的卫国就派使者进行讨要,被喷了一脸的唾沫,长期耿耿于怀。
晋景公时期的晋国已经称过霸,并且卫国一再历经内乱变得虚弱,倒是很识相没有再派使者讨要土地。
只不过,卫国对大河以北的旧土一直念念不忘。
卫国不敢对晋国怎么样,对上曹国科不会有丝毫的客气。
若不是曹国死死紧抱晋国的大腿,卫国早就对曹国更加不客气了。
曹国被卫国占领的土地,对于曹国的体量来说显得不小。
所以,曹君负刍讨好楼令的态度不止很正确,更是一种必须,指望着晋国能够帮忙讨回失地呢。
面对曹君负刍询问要不要派兵参战,当然是楼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