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的朝代,一样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可以佩戴何等款式的玉饰啊。
讲道理,曹君负刍自己来也就罢了,怎么还带上储君了呢?肯定是刻意为之的。
“寡人已经老朽,恐怕将要不久于人世,特地带滕来与晋卿见面。”曹君负刍表达得很直接,意思就是希望楼令在之后可以多照顾曹滕。
生病的曹君负刍当然有向楼氏求医,想来是接受了诊断的结果?他在曹国应该已经为曹滕铺好了路,亲自来迎接楼令也是铺路的一部分,既是让楼令记住今天的人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什么人情?正是一国之君出城亲迎啊。
位比诸侯,终究不是诸侯,对吧?
曹君负刍今天这么干,再一次开启先河,享受这种待遇的人是楼令,可不就要领情嘛。
在曹君负刍的盛情邀请下,一众人来到“陶丘”这座曹国的都城。
尽管是都城的级别,城池并不显得多么雄伟,要说有什么特别的话,只有它的占地面积达到周长六里。
当前的曹国,举国上下的人口,哪怕是将奴隶算在内,绝对不会超过十万。
曹国并未有过辉煌,过去的人口绝不会比当前更多。
这样一来,作为曹国都城“陶丘”的城墙只有七米的高度,看着还是不经常修葺的样子,得说就挺合理的。
如果不知道“陶丘”是曹国都城的人,他们只会将“陶丘”视作很寻常的一座城池。
楼令离得远的时候,看到“陶丘”的城墙竟然有几个豁口,善意地提醒道:“曹侯,近来多变,动荡亦多,及时补上城墙缺口啊。”
曹君负刍虽然不清楚当前天下局势动荡,但是不代表人蠢,应道:“寡人即刻下令。”
需要晋国的中军将来特别提醒?曹君负刍其实想到的是楼令提前收到了什么风声,有可能是卫国或宋国又要来入侵。
曹国作为一个小国,全国也就四座城池,跟接壤的哪一个国家开战,瞬间就要打成都城保卫战,很难不让曹君负刍在受到预警之后上心。
入城之后,楼令所能看到的就是遍处的茅草屋,倒是看到城墙百米之内没有建筑,能够得出曹国君臣有最起码得忧患意识。
现在茅草屋才是主流,无论城池内或各处村庄都是。
城墙附近不存在民居,建筑物尽可能减少,乃至于完全没有,不光是避免战时出现平民死伤,跟保持守军活动通畅,以及避免敌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