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真的不能够随便放弃。
正在不知道该怎么办的孙林父眼睁睁看着楼令登车离开,一时间犹豫要不要追上去。
话说,楼令怎么不试图帮士匄擦屁股?不是他不擦,正在干得就是擦屁股的行为。
说到底,孙林父已经判断出晋国要干什么,很难在言语上进行补救了。
楼令的做法是进一步加剧孙林父的焦虑情绪,迫使孙林父为了让卫国避免成为晋国的第一目标自行努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懂?其实就是楼令将烦恼丢给了孙林父一方,并且卫国投鼠忌器之下很难敢再有什么明显动作。
那当然是晋国太过强大,才让楼令能够那样玩。
换作晋国没有强到现在的份上,只能是让楼令采用其它方法。
在接下来,楼令真的就没有借道卫国,选择改道转往“黄池”直接进入宋国。
这个“黄池”就是历史上晋国与吴国举行会盟的地点,它从地理位置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位处天下中心。
宋国君臣事先知道楼令进入郑地,也知道楼令是要前往杞国。
只不过,看楼令之前的路线选择,要前往杞国明显不是借道宋国最佳,闹得楼令都已经进入曹国的地界,宋国中枢才知道楼令从自家路过了。
宋国君臣肯定会尝试搞清楚怎么回事,他们直接派人去卫国找孙林父询问,可是正处在极度懊恼的孙林父没有马上接见宋国来人,七八天之后才进行接见,并且没有告知宋国来人实情。
在之后,进行了反思的孙林父,他甚至对宋国的近亲表现出若即若离的姿态,委实是让宋国君臣感到异常的困惑。
宋国君臣也派人赶往曹国,主要目的便是为没有及时招待楼令进行道歉。
明明宋国君臣已经在实际伤害晋国的利益,他们怎么还那样做,或者有胆子去做?
那是宋国长期小心翼翼活着养成的习惯,丝毫不敢在礼节的层次上有所疏漏,乃至于要刻意执行一些礼仪。
不能理解?知道宋国长期处在随时会被围攻的窘境之下,立马变得能够理解了。
楼令一样没有事先派人通知曹国君臣借道的事情,他们在进入曹国的第二天却是得到了曹君的亲自迎接。
曹国是个小国,他们的君臣在一切信息的接收上比较缓慢,也就是显得比较封闭。
现在的曹国还是晋国的忠心小弟。
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