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定就自我崩溃掉了。
类似的例子不少,一些的强国就是高层在人心的掌控上失误,搞得明明实力上很不俗,与他国开战却在极短时间内整体自我崩溃,乃至于没有对外发生战争,内部出现了自我瓦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楼令很清楚宋国在做什么,从而让晋国想干什么变得人尽皆知,藏那是绝对藏不住了。
到了现在的阶段,晋国反而不能表现得软弱,表现出适当强硬的态度反而才是最优解。
“便是我们会尝试灭掉卫国,卫卿不认为是你在逼迫我们优先灭掉卫国吗?”楼令不等孙林父回答,继续往下说道:“不知道卫卿可否知晓郑国的表态?寡君已经接受了郑君的请求。”
在“商丘”的会盟已经结束一个多月,会盟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遥远的国家高层会慢一些获知,离得比较近的卫国君臣绝对已经知道了。
子孔代表郑国参与会盟,的确是态度坚定地站在晋国这一边。
列国所无法确认的事情只是郑国为什么要站在晋国一边,不理解郑国被晋国割取了那么多的土地,为什么不试图参加反晋联盟来收复失地。
因为晋国实在是太过强大,所以郑国君臣不敢继续与晋国作对?
或者说,郑国看到反晋联盟战胜晋国的可能性太低,明知道投靠晋国也难免逃掉被吞并的下场,选择坦然接受既定的命运,换取未来的荣华富贵不失?
可是,哪怕跟晋国作对,只要不是非要抵抗到底,一旦国家被灭之后,投降的贵族仍然会是贵族吧?
按照以往的旧例,国家被灭掉之后,投降的贵族确实可以保留爵位,多数贵族的封地不会缩减,国君一脉也不会被赶尽杀绝。
大家的认知就是那个样子,直接被郑国君臣的操作搞得懵圈了。
孙林父脑子里回响楼令说,自己可能害得卫国被晋国优先灭掉的话,短时间内冒出一身的冷汗。
可不是嘛!
晋国正在谋求扩张,当世直接与晋国比邻的国家并不少,到底会是谁先倒霉可说不准。
最有可能率先灭国的郑国,他们在损失惨重之后跪舔晋国,可能无法避免最终被吞并的下场,短时间内却是避免了亡国。
楚国才是晋国的死敌,哪怕楚国被最大程度削弱,晋国在灭掉其他国家之前也会先试探楚国一波。
另一个可能是,晋国看到了楚国的虚弱,说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