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在获得郑地之后,怎么进行治理的?
其实,还能是怎么治理呢。
在当前,某一块土地属于某一名贵族,他可以享有除了铜矿之外的矿产开采和使用权益,平坦的土地任意进行使用,只是水系渔获以及山区木材资源的权益归于国君。
那样说的话,等于就是哪怕某一片区域属于某一名贵族名下,一样无法随意在溪、河、江里面捕获,只是可以使用里面的水资源;山区除了木材和铜矿之外,其它资源也可以任意使用。
郑地是晋国新占来的疆域,国君的专利与贵族的权益没有出现什么变化。
所以说,只要是享有当地的家族没有改变,该怎么样还是那个样。
晋国在占领郑地之后,肯定是会消灭一些家族,土地、城池、村庄和人口成了有功之人的战利品。
由于太多原郑国的贵族投降,导致安排到郑地的晋国贵族数量比较少。
类似的情况其实是不对的。
那样会搞得新占区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一旦投降的那些家族闹幺蛾子,当地主权归属说变就变;哪怕那些人没有再一次反叛,他们只是变更了效忠的对象,其实就是什么都没有失去。
这样搞,晋国到底是赚了没有?
只要能够收到税,能够征召出部队,哪能说不是晋国赚了。
保留了投降一方的权益,获胜一方的有功之士得到的资源分配变少,有问题的地方肯定就出现在人心方面了。
该说不说的事情是,当前的贵族很能够接受那种规则,同时愿意维护这种规则。
毕竟,大家是同一阶级,天晓得什么时候自己也会倒霉,维护规则的运行就是让大家一块拥有保底。
古典时代之所以打起来仍旧保持友好氛围,完全就是互相之间不会下死手,输了被要价能够接受。
一旦原本的规则被打破,等有强权人物认为吃得不够,一次、两次、三次对战败一方下重手,后面敌对一方指定就变得不那么乐意投降,随之增加了对抗的力度。
战争这种事情,只要一方不肯轻易认输,双方必然会持续加码,打红了眼甚至要不管不顾地打个你死我活,不就进入到总体战阶段了嘛。
春秋早期出现过很残酷的情况,起先是周王室分封出去的诸侯被异族大批消灭,后面站稳脚跟的诸侯互相兼并,直至谁都无法轻易打死谁,局势才慢慢平稳下来。
楼令生活的时代是在春秋中期,距离大兼并时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