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当楼氏的附庸看待,仅从称呼判断就是想要彻底捆绑。
那个时候,楼令情不自禁地皱眉,只是很快脸色恢复正常。
成为某个家族的附庸,不等于说完全失去自主性。
只有完全失去自主性的家族,他们被吞并之后才需要用家主来进行称呼。
问题就在于侯晋等人并未被楼氏完全吞并,他们保留着很大的自主权,应该用官职或爵位来称呼才对。
楼令只是看了一眼楼武,随后迎向侯晋等人,态度和煦地询问起了他们有什么困难。
在这个时候,要是有人真的对楼令抱怨才是真傻,一个个赞美起了晋国的美好,以及楼武管理郑地南部多么合格。
他们站在路旁寒暄,部队可没有停下来,一队队士兵在军官的带领下不断走过。
行军状态的楼氏私军并非全副武装,只是队列看上去很整齐,沉默着迈步行军。
不知道有没有提过?
军队真不是时时刻刻保持全副武装的状态,外围和队列中肯定是有全副武装的部队在戒备,大多数部队则是手里连武器都没有。
那是行军本来就耗费体力,披甲或手持武器行军,真要是碰到了敌军,真打起来坚持不了太久。
所以,士兵的甲胄或是武器一般是交给随扈或放在随行车辆上面,得到命令才会临时披甲和拿回武器。
这也是行军状态下突然遭遇到敌袭,统兵将领基本会下令撤退的主要原因。
若是军队全副武装的状态下行军?不是吃了地形太大的亏,遭遇敌军可不会马上掉头就跑。
实际上,埋伏打得就是敌军多数人未披甲或手持武器的状态,既有突然性也占了敌军并未武装的便宜。
楼氏私军再平常不过的行军姿态,在侯晋等人看来却是心态复杂。
作为晋国的敌人,最害怕的就是与晋国的卿位家族对战,不光是卿位家族的装备更好,训练力度上更足,其中最无法忽视的就是纪律性以及那一股子无法忽视的傲气。
同等装备之下,为什么军队的战斗力区分高低?训练力度很重要,对己方强不强大的认知同样不能缺少。
哪一支强军没有傲气?只要这种傲气的核心一致,进一步就是产生军魂了。
不是说楼氏的私军已经有军魂,实际上现在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有军魂,各个家族更是没有。
不用多么奇怪,单纯就是军魂的产生与基本的向心力有关。这种向心力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