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的调整作息,整个人跟在梦游似得。
...............
晋国高层早就习惯了相信楼令的智慧。
那是在楼令奋斗过程中每每会出现奇思妙想,一次次表现出了具有的前瞻性,处理事务上的实际操作能力。
有想法能够将之实现?这一点非常重要。
只光有想法叫空想家或思想家,通常生前不会有多少学术权威性,死后的很久思想被验证为可行才突然间成名;空想家就是有着好像无法实现的构思,各种娱乐没有普及之前,大半被认为是疯子或愚人,设想被写成或拍成作品,倒是成为前沿艺术家了。
现代随着科学的发展,制造戴森球越来越被认为不可能完成。
那是因为一个星系里面的恒星,它通常占了该星系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质量,导致即便把恒星之外的任何物体拆掉,一样压根无法制造出笼罩整颗恒星的戴森球。
拆取其它星系的物体来到本星系制造戴森球?知道一个星系的质量有多重吗?有能力拆取一个星系的质量,根本不用制造什么戴森球了。
迄今为止,楼令所有提出来的观点还没有错过,想要完成的事情大多被实现,其它设想能够看得到最终完成的很大可能性。
一个一直在成功的人,没有遭遇到失败之前,其他人压根没有质疑的勇气。
因此,哪怕是齐国正在出现变化,察觉到那种变化的人,他们尽管觉得有些不对劲,仍旧没有人提出质疑。
士匄并不是第一个从楼令这里得知,哪怕是让齐国兼并莱国都可以的人。可是士匄跟其他人一样,心里再是疑惑或狐疑都没有表示质疑。
疑惑就是疑虑和困惑。
狐疑则是犹豫不决。
正在感到疑虑的士匄,他被楼令要求操控卫国的内乱进度之后,重新恢复了对楼令的最大信心。
毕竟,楼令能够猜出孙林父想要驱逐卫君衎,无疑是再一次证明了智慧,很大程度打消了士匄的疑虑。
而实际上,楼令对齐国的进度并没有失控。
真切来讲,楼令坚信不能只做一个计划,想要进行什么事情,总要好坏各方面都想几个计划,好用来应对各种发生的状况。
再是对某种发展趋势有信心,一定要思考失败之后的应对方法。这是《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篇》里面所提到的“未谋胜先谋败”理念。
生长在诸夏大地的人,耳濡目染所接触到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