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田”那边热闹喧哗的时候,楼小白已经率军抵近到义渠人栖息地的外围。
秦地靠近义渠区域的冰雪比之“新田”那边更晚化开。
在冰雪化开的时节,地面的泥土会变得更加松软,反复踩踏致使其泥泞。
哪怕是那样,楼小白率军抵达“雍”城,稍作休整之后就很快北行了。
“那边就是义渠人的土地了?”福姬还是第一次抵近前线。
楼小白颔首道:“是啊,他们栖息在山林之间,比林胡人难对付多了。”
“为什么行军艰难,还要过来啊?”福姬没有忘记行军途中遭遇到的困难。
楼小白微笑说道:“因为义渠人觉得我们不会这么早过来。”
他们从晋国本土出发,抵达大河就是历经第一关。
大军渡河历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是战时状态也不会全部使用渡河工具,没有永固桥梁就需要搭建临时浮桥。
涉及到工程就不会简单到哪里去,大批量伐木是一种理所当然,再来就是收集船只铺设木头,成为一座临时性质的浮桥了。
那样的浮桥视军队数量多寡,需要渡河的军队数量多,浮桥的数量也就多。
过了大河,西岸倒不是荒无人烟。
晋国很早之前就在大河西岸拥有疆土,从其他势力占领了几座城池,后面又自行筑了城。
在大河西岸率先拥有成片封地的家族是哪一个呢?其实是荀氏。
楼小白途经“辅氏”有受到荀氏的招待,荀氏甚至事先准备了一些粮秣赠送。
这是家族与家族之间的人情往来。
其他家族的部队要出征,经过楼氏封地一样会受到那样的招待。
之前的秦国不是没有经营大河边上的疆域,只是秦军打不过晋军,迫使秦廷往西边不断龟缩,后面留下了“辅氏”到“高陵”中间将近两百里无人常驻的地带。
这一大片区域没有任何一座城池,同样看不到多少村庄。
秦国统治当地的时候,倒是有不少秦人部落游动放牧。
到现在?在该片区域游动放牧的变成了楼氏与狐氏名下的放牧部落。
土地一直存在于那里,栖息在上面的人一茬换了一茬是一种常态,也会因为在当地栖息的人不同,出于文化或风俗改变那一片土地的环境。
要说“辅氏”到“高陵”之间出现什么新变化,村庄变多是其中的一项,旷野也出现了被开垦出来的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