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必然。
“我认为周室的公卿不会挣扎,倒是周天子必然不会配合。”楼令说道。
郤至颔首道:“是啊,承认自己不行不难,舍弃祖业才是最难的。”
楼令承认这一点,以往看《三国演义》看到刘禅讲那一句“此间乐,不思蜀”的起初是鄙视,后来随着人生阅历增加反倒是佩服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阿斗知道自己的能力,也知道蜀中成了什么模样,更知道真的打不赢,继续抵抗要死掉更多的人,死完了都没有翻盘的可能性。
在知道那些之后,阿斗背负起了舍弃祖业的骂名,成了一个傻子。
周王室的公卿?他们大多变成了有钱才可以彰显权势,无法品尝到权力真正的甘美了。
只要肯继续承认他们的尊位,愿意放开一些特权,他们对于换一名主子不会有太大的抵触心理。
可能还有不少周王室的公卿就等着重新下注,期望抓住从龙之功来改善现状呢。
毕竟,没有封地的贵族,讲真话就是属于啥也不是。
本来就是那样啊。
什么是贵族?在不同的年代,一定存在不一样的标准,反正并非享受锦衣玉食就是贵族。
贵族这个阶层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在远古的部落时期,贵族可能是部落的首领或是各种头人之类。
到了殷商时代,贵族可以是子姓的各种宗亲,也能是得到认证的诸侯。
进入宗周时代,贵族除了是宗亲与异姓诸侯之外,还能够是追随诸侯前往某地拼杀与开拓,立下功劳获得爵位的那一群人。
时至今日,贵族的含量仍然不低,他们不光享受着民脂民膏,碰到了事情就得上。
例如说,领地之内野兽伤人,贵族就得提剑去跟野兽拼命;有人被歹人所伤所杀,贵族负责将歹人抓住惩罚;国家与国家爆发了国战,贵族一样需要踏上战场。
所以,起码春秋时期的贵族,他们不光享受着供奉,该尽的责任也一点没有少。
至于说很多封建王朝,初代是因为卖命赚来爵位,二代起的贵族怎么会多数变得那般不堪?那不是时代变了嘛。
所谓的时代变了包括政治生态的变化,以及社会生产力的整体上升。
政治生态改变?以为皇帝就乐意看着某勋贵家庭的二代比一代出色吗?真要是那样,怎么让皇帝睡得着啊!?
而生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