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是赵盾的弟弟,赵穿还是赵氏的核心成员。
仅仅是赵氏一员的赵穿弑君,罪名一定要落到赵氏之主赵盾的头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根据那样的逻辑,史官执笔记载是赵盾弑君,真的是没有一点毛病。
后面,晋景公的死因很存疑。
一国之君身边不会缺少人伺候,茅厕里面也有人值班,竟然掉进粪桶给溺毙了?要说没有阴谋,谁敢信啊!
这样一来,解读为晋景公先灭掉先氏,又灭了赵氏,刺激到卿大夫的神经,个别或全部卿大夫使用阴谋弄死晋景公,还是便溺的死法。有这种可能吗?不止有,并且可能性还极高。
“君上知道坊间的传闻吗?”郤至问道。
楼令先摇头,再说道:“我近来频繁入宫,便是因为坊间的一些传闻。”
有什么关联?
首先,楼令敢于频繁入宫,某种程度上是将命交给晋君周了。
再来,很多误会就是明明稍微沟通就能解除,双方非得矫情不开那个口,导致误会不再是误会,变成了真正的矛盾。
“我与君上聊过那些传闻了。”楼令没有说效果怎么样。
有沟通就是最好的相处方式,哪怕是两个人当面吵,一些话总是会从嘴巴讲出来。真要是有人在背后使坏,除非两个人的矛盾已经不可化解,否则只言片语总能互相引起警觉。
所以有人能够成功搬动是非,别怀疑,不用多想,一定是搞了信息差。
以前的郤至不会多问。
现在的郤氏却是问道:“君上对传闻怎么看?”
楼令没有回答提问,反而说道:“我大概猜到是谁在散播谣言。”
卿大夫不会那么干,真是卿大夫干得,等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是卿大夫的话,一定是有什么铭心刻骨的仇恨,并且是近期才结仇,搞了那样的操作。
“谁啊?”郤至直接将其余念头抛到脑后,恨恨地说道:“怎么不处置了。”
“能够是谁呢?乃是不久前被驱逐的师旷。”楼令说道。
“啊?”郤至惊到了:“那个盲人乐师?他哪来的胆子啊???”
谁说不是呢。
若是卿大夫干得,即便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其实也是多少讲得通。
甚至可以是魏氏或公族封君主导着那么干,目的当然是加剧国君与卿大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