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君周知道疆域得到增大,只是没有看过成品的疆域图,缺乏了足够的概念。
“需要修桥。”晋君周说道。
大河以前就将晋国一分为二,只是旧卫地那边被大河改道冲刷,环境上十分恶劣,开发起来的难度极大,并未让晋国的高层对修桥显得太过急迫。
现在不一样。
晋国在大河南岸有了大片的疆域,日后还要将郑国与卫国灭掉,即便是有取代周王室的决心,事后会将周国宗室迁走,可以将“孟津”掌控在手,至少再修建一座跨河大桥变成了较为迫切的需要。
楼令很是苦恼地说道:“找不到能够提供修建跨河大桥方案的人。”
这是现实。
春秋可不比现代,各种人才一抓一大把。
拿农耕文明最为缺乏的水利大师来说,之前整个晋国只有窦氏算得上是专注研究水利工程的家族,其余都只算是略懂。
晋国目前在水利工程上取得成就的家族要多加一个,那便是花了心思在研究的楼氏。
只不过,楼氏更多是扑在农耕用水的研究上,由于楼令的存在“凭空”出现许多新式设备,其中之一便是水车,要说技术含量更高则一定是水力锻锤。
可是,让楼氏来修建跨河大桥,只能说楼氏暂时没有这份能力。
更现实的事情是什么?
想在大河选择地点修桥,晋国只有“棘津”这个河段最为合适。
那个“棘津”在卫国边上,当地不是范氏就是邯郸氏的封地。
所以怎么回事?就算楼氏有能力在“棘津”修一座跨河大桥,干了就是在给范氏和邯郸氏服务!
楼令在顾及自家的利益之后,很多时候愿意为晋国所服务,可是一旦意识到会明显便宜某个卿位家族,一下子就会收手了。
别说楼令只有在没有损害自家利益的前提下才有大局观,遏制其他卿位家族的壮大也是属于大局观之一。
拿在“孟津”修跨河大桥来说,便宜了范氏和邯郸氏,他们瞬间或长期获利,使得实力得到增长。强大起来的范氏和邯郸氏,他们可能不会挑战其他卿位家族的地位吗?
楼令不会将打压其他卿位家族做得太明显,可是更不会做一些极度有利其他卿位家族的事情。
“楼氏没有接收秦氏善于架桥的人或文献吗?”晋君周知道卿位家族有各自的利益,潜意识却会认为所有卿位家族一体。
潜意识里认为所有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