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国战拉稀,迫使晋君周不得不接受每一个军团的卿位家族私军比例上升。
一位卿大夫必须带两个“师”纳赋,看着是卿大夫吃亏才对啊?事实却不是这么一回事。
有一句叫“权力越大,责任越大”的话,人类从古至今都是谁掌握暴力谁有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看似是卿大夫吃了亏,实际上他们的权力得到极大的加强。
说得更清楚一些,一个军团里面有来自卿位家族四个“师”的兵力,代表着其余家族的上进渠道变窄了。
与此同时,私军毕竟是私军,征召成为军团,获得了名义,也增加了集体的约束力和协同性。
散兵游勇,即便是某些个体再能打,碰上了正规军一样有如豆腐撞石头。
卿位家族名正言顺地把持了更多的上进渠道,谁想要获得机会,他们会想方设法变成卿大夫的人。
人才就那么多,卿大夫用掌握的渠道吸引人才投效,能够剩下多少给一国之君去选?
“你们已经知道,未来两年没有必要,我们不会主动讨伐哪一方势力。”楼令看到多数人点头,继续往下说道:“我也知道各个家族会有自己的行动,比如我家需要帮国家扛住来自义渠的威胁,中军佐要继续讨伐三戎,下军将一直都需要应付来自鲜虞的威胁。”
那些事情在一众卿大夫之间算是彼此心里有数。
“为了提前养成彼此的默契,我们能不能互相委派族人或家臣到对方的家族?”楼令怕他们听不懂,解释道:“不是出兵参战,可以视作前往观摩。愿意让人帮忙出谋划策,自然也是可以。”
这种事情在国家与国家的层次很普遍,晋国就经常会派出大臣前往某个小弟那边当监军。
楼令说得各个家族互相派人,倒是一种新鲜事。
“我大概懂了中军将的意思。”士匄抬手挠了挠自己的前额,像是略微迟疑,最后说道:“三年之后,我们会有大动作。所以匄持赞同态度。”
两三年之内不会主动发动国战。
休养生息完毕,晋国再次出兵就是奔着灭掉郑国或卫国为目标,确确实实是应该提前互相熟悉。
郤杨和郤至没有说话,不是迟疑或想拒绝,是他们压根不用发言,一定是赞同的态度。
有了范氏之主士匄的带头赞同,其他家族有意见也得憋着,楼令提议自然是得到通过。
随后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