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子时期没有事,到了荀献子出事,你不可能不知道因为什么吧?”
中行吴怎么可能不知道,他有点控制不住脸上肌肉,露出了尴尬的神情。
荀氏内部的问题还能是什么呢?
中行宣子也是荀氏宗主兼任小宗中行氏之主,可是他没有过分地扶持中行氏啊。
轮到中行献子的时候,讲事实就是很不地道。
当前的一国之君无法为所欲为,各个家族的家主一样是那种情况。
为什么?因为一概存在制衡!
楼令看到中行吴脸色尴尬,知道听了进去也懂得什么样的情况,索性直接说道:“荀氏大宗与小宗已经互相有一根刺,中行献子的过世又与上军将有关,他会害怕。”
什么情况下最不好反驳?无疑是讲真话的状况之下。
中行吴觉得楼令有些过分了。
没有错,荀氏内部产生大矛盾,智氏想要自立门户,正是中行献子的操作所导致。
可是,中行献子才死多久,葬礼也才举行完毕,楼令当着中行吴这个人子,在讲他父亲的过错啊。
“我且说,你不愿意听直接告诉我。”楼令在讲废话。他盯着中行吴的眼睛,继续往下说道:“上军将在世,矛盾不会真正解除。荀氏之主一天兼任中行氏之主,荀氏的矛盾也不会真正消失。你认为呢?”
中行吴很艰难地点头,说道:“姑祖父……,说得对。”
“你不否认,这样很好。”楼令并不是在展示张狂:“你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该怎么来处理,想必已经有了打算。我不问你想做什么,只告诉你,谁先动手,我会拉上郤氏打谁。”
可能是为了强调,楼令补了一句:“不单单是荀氏,任何家族挑起内战,我一定将之扑灭。”
中行吴:“……”
要是从资料来判断,中行吴怀疑自家的谁是不是搞错了什么。
从事实来论断,楼令跟郤武子的差别压根就不大啊!
只是……,晋国的中军将除了荀林父之外,不都是这个鸟样吗?
“你不用说什么,我只看行动。”楼令阻止中行吴开口说话,然后比了一个喝汤的手势。
中行吴现在也不知道该说什么,顺势端起汤慢慢喝。
该讲或不该讲的话,楼令都说了。
不是要完成国家层次的战略目标,楼令不止懒得管哪个家族要内斗,可能在发现苗头之后还会推波助澜。
正是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