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在支撑,几乎不用为后勤补给而发愁。
韩信背后的刘邦肯定有实力,但是怎么跟全盛时期的汉帝国相比?更过分的事情是,刘邦每每将韩信的部队抽走,韩信很多次是从无到有又拉出一支能打的大军。
所以了,以为兵仙只是单指能打吗?真不是的。
古今中外类如韩信者少之又少,一个巴掌的手指头都掰不完,要不怎么是“国士无双”成语典故的主人翁呢。
楼令怎么回事?他算得上是白手起家,只是别忽略了晋国也是当世强国之一。
大好环境之下,有能力的人比较容易崛起;能从困境中崛起的人,他们才是真正的人中龙凤。
当然了,晋国跟其他国家也不一样,允许底层的人向上爬,期间楼令还补了一个杞国公族后裔的补丁;其他国家?要是有某国公族后裔的身份,得到的待遇不会差,只是别想爬上国家的高层。
多数国家真正的高层是公族封君,他们把持了所有的重要岗位。恰是这样的格局,慢慢已经变成一潭死水,得不到新鲜血液的补充,陷入了持续的腐朽趋势。
不正是那样吗?一个国家要是来来去去都是那些家族把持权柄,整个国家就会变成他们的私有物,断绝上进通道让有才能的人无处施展,有才能的人平凡度过一生,或是他们跑到其他国家发挥才能。国家肯定是变得越来越差,绝不可能会是越来越好。
楼令跟晋君周聊了一些关于国内有多少可以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人,算来算去大概也就三个人。
那个大兵团,所指的兵力数量是超过十万为界线。
郤至目前是一个,不是说会打得多么好,起码不至于会出乱子。
邯郸旃也有那个能力。这是晋景公时期,邯郸旃已经证明过的事情。
最后就是楼令了。
只不过,楼令能够指挥的兵力上限不会是十万,他在“桐丘之战”证明过自己可以指挥三十万大军作战的能力。
“包括中军将在内,只有三名大臣可以指挥十万以上的大军吗?”晋君周在此之前没有概念,一听就有些吃惊了。
楼令先点头,再说道:“我们的军制改革到今年,堪堪过去八个年头。”
以前的晋国,也就是没有进行军队扩编之前,拉出去四个军团其实就是五万参战部队;扩编之后,一个满编军团从一万两千五百,增加到了三万七千五百,出动四个满编军团就是十五万的大军。
晋国的军队扩编在栾书担任中军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