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多还是少呢?还是那个说法,对于大国来讲一千伤亡不算什么,小国伤亡一千可能就会亡国。
以春秋时期交战的普遍烈度来说,一个时辰之内出现一千伤亡,无疑就是比较多了。
就说在三十年之前吧?晋军与楚军交锋,可能打个十天半个月,双方打起来的伤亡总合都不一定有一千这个数字。
开始产生大量伤亡是从哪一次战役开始呢?正是从“桐丘之战”才出现新的趋势。
晋国纠集一帮小弟,合兵将近二十七万对战约三十万楚军,两边在“桐丘之战”打得是阵地攻防战,来来回回打了四五个月之久。等打完双方进行点算,晋国阵营这边的总伤亡接近十万,楚国阵营那边伤亡与被俘人数超过二十万。
一场战役打完,双方伤亡与失踪一共三十万人,可以说是一个极其夸张的数据。
楚国不就是在“桐丘之战”后,呈现出明显的颓势吗?也就是楚国扛得住,还能继续打一场“鄢陵之战”,换作晋国都不敢在隔年继续开启大战,其他国家就更不用说了。
完成对西面城墙占领的晋军,分成两队开始往北面和南面城墙进击,又是花费将近一个时辰才将东、南、西、北四面城墙完全控制在手。
其实,占领了敌军一面城墙,后面三面城墙攻打起来的难度会骤降。简单就是因为城墙都互相连接,当前的城防设施也相对简陋。
城墙上的交战完全停止之后,晋军并没有着急杀进城内,他们仅仅是将城墙附近的鲁军驱赶走,随后开始寻找伤员与搬运尸体,同时清理控制在手的城门洞。
“将伤员送到楼氏那边。”郤至来到城门边上,讲了一句废话。
从楼氏开始研究外科治疗技术之后,楼氏的伤重不治人员锐减,随后郤氏、荀氏第二批沾光,慢慢晋国其余家族也能沾光了。
为什么是郤氏和荀氏第二批沾光?因为他们跟楼氏的关系最近。
到现在,谁都想去楼氏麾下纳赋,有楼氏参与纳赋,基本上受创活命的可能性更多。
那不是在开玩笑!
冷兵器战争,立刻战死的人是少数中的少数,通常是受创得不到救治,失血过多导致休克,后来在昏迷中离世;另一个要命的是伤口发炎,没有得到良好的处理,引发其它症状让人给没了。
楼氏的外科技术其实并没有先进到哪里去,该缝就缝,肉该割就割,肢体该截肢就截肢,可以说粗暴和凶残得很。
问题是什么?军用医疗技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