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喘吁吁也就变得劣势。
话又说回来,不管是进入什么时代,只要不是超视距的交战,将意志这种高层次的抛开,一应都是比拼体力和耐力。
所以了,哪怕是步入火器时代,哪个国家都一样会继续针对士兵进行体能训练。
野战的情况下,一名晋军可以轻易吊打一名鲁军,一名晋军与三名鲁军交锋也不会太落下风;轮到两名晋军协同作战,将演变成可以对抗十名鲁军;随着晋军的数量增多,一千晋军跟一万鲁军交战绝对可以战而胜之。
那是晋军很能打吗?晋军是真的挺能打,着实也是鲁军太菜了。
城池攻防战跟野战肯定不一样。
比如说,刚才还是两名晋军在那个城墙段对战十名鲁军,等有了四名晋军却要对抗多达三十来名的鲁军了。
该城墙段的交战非常激烈,只是短时间内倒下的人没有几个。这是晋军有披甲,不是要害部位受到重创可以坚持;鲁军仗着人多,便于交替喘息,非常不小心才会受创倒地。
有了先登对郤至来说就是一个好消息,并且他还看到越来越多的几方士兵登上城墙与鲁军展开激战,形势不是一般的大好。
“攻城塔和云梯还没抵达位置呢!”郤至没有瞧得起过鲁国,只是没想到鲁军野战不行,连带城池防御战也能够打得这么烂。
郤至忽略了一点,强国的威慑力非同一般,会让弱的一方没有正式开打就事先心虚。
要知道一点,人要是心虚的话,十分的力气能够使出三分都算不错,开打立即崩溃才是最为常见的现象。
大国与大国交锋,弱一些的国家卷进去必定会无法承受产生的损失。
这么说吧?
一个全国上下只有一万军队的国家倾巢出动,参与两个大国出兵数十万的交战。
出动一万军队的国家,他们这一万人守一个山头阵地,几轮炮击就要打掉他们全国百分之十的部队,轮到发起冲锋可能两三次就将这个国家的军队全给打完了。
结果怎么回事?损失一万部队对于大国来说,其实就是百万大军中的百分之一损耗,小国没了一万就等于全国军队被全歼。
大国博弈从来就不是小国可以瞎掺和的事情,掺和进去就是当炮灰的命。
鲁国算起来就是一个二流国家。
可别以为二流国家就挺差,之前的秦国和郑国也是二流国家,卫国、莒国、吴国,这六个国家都是属于这个层次。
这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