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事而论,在识相这一方面,无论是学习周公旦儒学的儒生,亦或是后面的各种儒生,他们通常是会比较识时务,算是一种一脉相承了。
当然,上面说得是平均率,并非是指所有人。一个群体中,总是要有那么几个硬骨头,要不然这个群体也传承不下去。
只不过,当代的鲁国贵族极其缺乏硬骨头。
根据楼令所知,也就说道:“军队已经在‘曲阜’城外驻扎。现阶段,鲁君派出使者出城,在商谈投降的条件。”
那是半个月之前传回的消息,不知道鲁国是不是已经投降,或是东征军团正在准备攻城。
楼令更倾向于东征军团在准备攻城,亦或是已经展开攻城的行动。
攻打一座城池?军队抵达想要攻打的城池郊外,一定需要时间来打造攻城器械。
这一次,楼氏参与了东征,楼小白带去了近两千的工匠。
要实施攻城的行动,并且想要完成攻克,怎么都要给楼氏的工匠至少二十天以上的时间,将一应的攻城器械给打造出来。
考虑到郤至是一个急性子,未必愿意等到攻城器械积累到一定的量,极可能第一批攻城器械被打造出来就展开攻城,闹得楼令不是那么好精确判断情况。
“鲁国有‘君子之国’的名声,有太多喜欢耍嘴皮子的人。他们还喜欢在别人愿意听道理的时候得寸进尺,很难让上军将轻易接受鲁国的投降。”娇姬可谓是把鲁国那些君臣了解透了。
就实而言,当代列国的君臣,谁还搞不懂鲁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呢?
很多国家是跟鲁国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平时愿意迁就着而已。
以前的晋国需要鲁国阻挡齐国西进,一样是忍着恶心在支持鲁国。
齐国干脆就是弄不死鲁国,不得不一直被恶心。
到了当下,形势已经变了!
当然,郤至可能对形势发生变化,没有太直观的认知。
不过没有关系,无论形势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反正郤氏的人不会惯着鲁国。
“真要攻克‘曲阜’啊?”娇姬跟其他晋人一样,不怎么喜欢鲁国这个国家,可是清楚将鲁国都城攻克的影响。
当前距离周公旦离世的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主流阶层才不会顾及什么香火情。
再者说了,周公旦也不是没有死敌,只是姬姓列国的力量占优而已。
娇姬所说的不是其它,指的是一旦鲁国被灭,天下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