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会,搞得到处都是军阀,哪里都在进行乱战,华夏大地一度认为没有皇帝就是不行。
轮到“炮党”成为名义上的“共主”,需要一名皇帝的呼声仍然存在。
后来怎么样?反正没有人再怀念有皇帝的日子,人人都是接班人了。
晋君周肯定不愿意承认由卿大夫共治才是最佳的政治状态,可是他又不能够有机会就显得迫不及待。
所以,有机会做主的晋君周反复强调好几次,坚持由楼令来发号施令。
“如此,臣来号令。”楼令知道事不过三的道理,到第四次就会让事情变质。
只是呢,楼令没有太多需要交代士匄的事情,无非就是做一些限制,战事进展到哪一步就终止,之类的指令或建议。
大殿之内所发生的事情,好多人是心存疑惑的。
晋国的国君跟卿大夫关系变得紧张从晋景公开始,后来的晋厉公犯众怒变得越加糟糕,年幼的晋周回国登位导致权柄几乎全落到了卿大夫手中。
碍于晋君周是孤身一人回到晋国,并且一群公族封君就是废物,搞到他成年都未能拿回权柄。
几个卿位家族的实力太强,再来是国家形势在变好,一些想要为晋君周发声的贵族,他们实在是找不到切入口,长久以来也就一直噤声。
真的!
并不是所有晋国的贵族不想为晋君周发声,单纯就是没有切入口。
现在?轮到楼令担任中军将,情况似乎正在发生改变。
一些自认为忠臣的人,他们才不管是因为楼氏要嫁女儿给国君,事情才有那样的转变,满心期待楼令有着周公旦的品德。
有人对局势的转变喜闻乐见,自然存在一些不想看到那种趋势的人。
楼令知道一众外出的卿大夫回国,他们会组队找上门来。
这也是楼令想要看到的局面。
简单来说就是,晋国就是在面临极大的变局,有些事情的的确确就是应该变一变了。
其中包括,哪怕是一种假象,需要让晋君周对国家大事有更多的参与感。
为什么楼令会那样想?唯他比任何人的见识更多更广。
最为现实的便是,一国之君通常都是潜在的精神病,压制得越狠就会爆发得更为恐怖。
楼令所知的例子太多,更认为不想让局势彻底失控,最为起码的平衡应该存在。
“国君不支棱,卿大夫就一定会斗起来。只有国君支棱起来,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