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疆域,不是说晋国归还郑国的领土,而是郑国从其他倒霉蛋那里获取。
从郑国的这一次选择来看,无疑郑国高层是被子产所说服。
要是楼令知道郑国正在发生的变化会感到吃惊,尤其是惊讶子产怎么就那么敢赌。
目前的楼令当然不知道郑国在发生什么改变,他只需要关注楚国和鲁国,可能再加上一个齐国。
由于交战区域是在郑地的南部,当地的贵族肯定是最大的受害者,连带荀氏也变得着急了。
范氏将到手的郑地南部很多区域送给了荀氏,算是一种提前脱坑。
那是范氏有自己的核心利益,将重心转到应有的地方,还因为那样的行为,哪一天与荀氏解除盟约,很难让荀氏破口大骂。
“范氏是早就料到有这么一天吗?”智罃不是在怀疑,压根就是那么认定。
荀氏没有参与这一次南征,原本在“新田”郊外驻扎的私军,今天得到了解散的命令。
这不,智罃刚从城外进城,来找楼令第一时间就那样问。
“怎么说呢?他愿意给,中行献子愿意接。”楼令觉得智罃有点没数。
说难听点,范氏又不是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甩锅,到了出现损失再那样定义,很不地道的啊!
因为是那样的过程,跟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都够不上关系。
中行献子?
中行偃得到的谥号是“献”,可不就是“献子”吗?
不对劲的地方在于,楼令用“中行献子”来称呼,不是用“荀献子”的称号。
“还是称呼荀献子吧。”智罃主动说道。
所以,谁都不是省油的灯,仅仅一个称呼就完成了信息的交换。
楼令笑着说道:“吴还没有接任宗主之位,你就跟他谈好了。”
也不能说是谈好。
只能说,中行吴向智罃表达了明确的态度,会对智氏进行补偿,保证不会再集中力量扶持中行氏。
“吴怎么就不给中行氏寻一名家主呢。”楼令敢说这话。
智罃与中行献子的矛盾是怎么产生的?不就是扶持中行氏,极大损害了智氏的利益嘛。
宗主兼任小宗之主,这样的方式继续存在下去,中行吴现在可以忍得住,以后还能够忍住吗?
或者说,中行吴可以忍一辈子,他的继承人呢?
那么明显的事情,荀氏宗主想要团结一整个家族,不再兼任小宗之主会是一个明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