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根据楼令的了解,认知到帝辛(纣王)其实是一位很可怜君主。
怎么个可怜法?帝辛生长在神权势力很强的时代,也是到了王朝不变会亡国的末期,求变得不到理解的同时,遭遇到当时主流阶层的抛弃,甚至连至亲都背叛。
用现代网络上的理解,帝辛的行为在臣下看来大概就是:陛下何故造反?
改革嘛,由君主之身力主和亲自进行改革,成功了延续王朝的统治,失败了可不就是造自己的反?
当时可不止姬周想造反,纯粹姬周是众多诸侯之中最懂得抓住机会的那一个,先前还献祭了冀这方诸侯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成为新一任天下共主的姬周,不是调头跟宗教斗争起来了吗?
在姬周王朝斗赢了宗教势力之后,祭祀方面的主导权一样被国家的君臣接管,不再是被那些神职人员牵着鼻子走了。
誓师出征对于晋人来说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生活在都城圈的晋人一点都不陌生,即将踏上征程的人也很习惯。
在以前,晋军出征之前免不了齐唱《诗经》里面的《出车》这一首。
目下,取代周王室已经变成晋国高层的共同目标,自然不会再搞那么一出。
晋国有属于自己的军歌吗?有,并且很多首,《出车》是唱得最多的一首,原因是晋国高举“尊王攘夷”的大旗。
现在变成了《大雅.抑》这一首了。
其实,唱一唱其它也不是不行。
毕竟,《诗经》的形成之初或许带上了地方色彩,慢慢也就变成了整体文明的其中一部分。
甚至可以说,晋军唱《秦风.无衣》也不存在什么违和的地方。
怎么会违和呢?到战国时代之后,赵军与秦军打生打死,赵军也会唱《秦风.无衣》的啊。
倒是楚人比较傲娇,他们唱得一直都是自家的楚辞。
没有办法的事情,楚国的排它性比较高,他们确确实实也有了跟中原存在区别的文化。
拿接近战国末期,嬴异人为了当太子需要讨好华阳太后,给自己取了个新的楚人名字,三天两头去给华阳夫人唱楚辞,等等事情一样。肯定是楚国嫁到秦国成为王后的华阳夫人对楚国文化十分自信,才会搞了那么一出出。
真要是楚国的文化与中原各国没有太大区别?秦庄襄王想讨好华阳夫人可就没有那么明显的招,需要找到其它的办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