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来,中行偃开始搞举全族之力扶持中行氏,是不是因为察觉到内部族人的不爱戴?
真的不用再去寻找原因,反正荀氏的内部分裂就是既定事实,随着中行偃突然间的昏厥,无疑是让荀氏的内部矛盾到了必须给出一个方案的时候了。
出门迎接的人是中行吴,他是荀氏的宗子,进入府宅后一直距离楼令三步之内。
为什么中行吴一直主动保持与楼令距离三步之内?这个其实是拿自己当人质,换取楼令等人的信任感,不至于稍微有所风吹草动,两边立刻就兵刃相向了。
同样紧紧跟随住楼令的人还有魏颗。
以楼令的武力值,用不着魏颗来保护。
而魏颗做出时刻保护楼令的姿态,不用想也知道是在献殷勤以及给其他人看。
其他人看到魏颗的举动,讲良心话就是没有觉得什么不对劲。
有机会的话,逮住机会给中军将献殷勤,真的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不是卿大夫又不懂抓住机会才是个傻子。
楼令面对魏颗的献殷勤,压根没有给予任何回应。
算起来的话,魏氏还欠着楼氏的很多人情。
这样一来,除非是楼氏亲自将魏氏解决掉,要不还真不会允许其他家族动魏氏。
那叫“沉没成本”的纠扯。
简单来说就是,一旦魏氏没了,楼氏的投入就要没了。
倒是楼令因为中行吴的识大体稍微放松了警惕心,只是放松得比较有限。
幸亏得是荀氏,不是司马氏,要不楼令会是另外一种态度。
真要是司马氏?楼令一定让大军进城,人没有进入府宅就先让弓弩手覆盖箭雨,射死里面身穿白衣等着发狠的死士。
荀氏历史上最黑的点也就是蛇鼠两端,真没有干出什么太恶劣的事情。
当然,荀氏在春秋时期分裂了,中行氏和智氏各自在晋国内乱被除名,到三国时期的荀氏并不是荀氏本家的主脉。
那个司马氏,他们其实就在当前晋国的一个家族,只是目前并不是以“司马”为氏。他们的始祖是程柏休父,担任过“司马”这个官职。
如果晋国内部有一个司马氏?要是让楼令给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是可想而知的。
道德没有全面败坏的前提下,碰上什么事情都不会过度的紧张。
看上去,其实就是楼令的戒备有些过激。问题是楼令并非土生土长的当代人,见识过太多的人心险恶,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