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那样?因为他们或后裔都有可能坐上中军将的位置,风水轮流转,谁都有任性的机会。
在这种事实之下,不是那么过分去阻止?结不结仇另外说,子孙后代也会被阻击。
“中军将要增加披甲之士的数量,具体的数量,以及对防具种类的要求呢?”晋君周很关心这一件事情。
大家族比谁都渴望增加披甲之士的数量,他们也比较有条件拿出相应的资源。
在此前,几个卿位家族不是不想从楼氏获得更多的甲胄,单纯就是楼氏无法满足他们所需要的数量。
现在楼令提出增加披甲之士的数量,是不是意味着楼氏在甲胄的产能得到提升了呢?
“我们需要两千套,有现货?”郤至直接询问。
楼令颔首道:“有。我会安排队伍运过去。”
郤至简单点头。
怎么没有问价钱,以及怎么付账?
以楼氏和郤氏的交情,再加上两个家族深度捆绑,真的不至于在这种时候互相挖坑。
“我要七百套。”中行偃立刻跟上。
随后便是其他人,以郤氏提出来的数量最多,次之是范氏的一千八百套,邯郸氏和智氏最少。
那是郤氏和范氏都手握优良产粮地的底气。
而邯郸氏和智氏只提出要三百套,可能是积累不够,更加可以是不想引来过度的关注。
在智罃单独采购的那一会,无疑就是让其余人多看了他和中行偃几眼。
同为荀氏,分别采购?问题大得很啊!
那个时候,楼令不理解智罃为什么表现得那么不理智。
想要?哪怕是赊账,智罃不能私底下来找楼令谈吗?非得在这种场合讲出来,等于直接表达出与中行偃的不和。
小宗之主跟大宗之主不合,在一些场面上直接表现出来,基本上就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中行偃脸色极度难看,到了发作的边缘。
而智罃看上去没有任何的所谓。
楼令特别观察了一下士匄,发现士匄也是一副无所谓的模样,不免觉得不对劲。
范氏与荀氏是盟友关系,一旦荀氏发生内乱,怎么可能会不影响到范氏呢。
具体是什么情况,楼令会在后面持续关注,不能容忍的事情是在自己办公期间受到影响。
楼令原本是坐着讲话,变成站起来,还特别在中行偃和智罃周边来回踱步,警告意味相当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