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祚之后,是不是该变得清醒了呢?
“君上?”楼令看向晋君周。
其他人也看向晋君周,等着给出一个意见。
其实,无非就是走个过程,不用晋君周真拿出主意。
晋君周现在只在奇怪郤至和郤杨怎么全程默不吭声。
要知道那可是在更改郤锜当初的决定,有更改的地方,起码就是郤锜做得不够好。
以郤氏众人的脾性,不该立刻跳出来吗?
郤杨面无表情坐着。
郤至的脸色并不好看。
他们没有发作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楼令已经私底下找了很多次,很不容易取得了郤氏的谅解和认可。
让一国之君到己方已故宗主的墓前道歉认错?只要寿梦肯干,算是首开先河了。
那足够郤氏收起楼令想要改变吴国布置的不满,乃至于可以说郤氏会因为一国之君那样干,觉得已经非常的足够。
毕竟,君是君,臣是臣。
不管郤氏多么强大,他们就是为人臣子。
也不管吴国多么弱小,寿梦终究是一国之君。
那么,寿梦肯那么干吗?
楼令笃定寿梦肯干,并且一旦寿梦愿意放下身段,会干得非常有诚意。
南方之君嘛,他们没有中原之君那么多矜持。
再者说了,寿梦该知道晋国没有动真格,他也不想再次招惹来晋军的攻伐,脸皮远没有重登君位重要。
至于说夷昧怎么办?晋国不会坐视不管,最为起码就是将夷昧接回晋国,给块地让他安度余生。
如果夷昧的后代有能力,不是不能在晋国获得官职发光发热。
类似的安排在春秋前期和中期是一种常态,或者整个春秋时期就不缺亡了国的公族后裔为胜利国效力。
吴国当然没有灭。
轮到夷昧或其后代在晋国得享高位,以为吴国就不会尝试与他们联络,试图借力于晋国吗?
关于怎么来处置吴国的决策在三言两语中拿出方案。
郤氏不反对,其他家族可不会站出来,质疑楼令成为中军将之后发布的第一个决策。
“便如此办吧。”晋君周说道。
中行偃应下来,心里则是对于是否被楼令挖坑减少了怀疑。
那样处置当然有难度。
怎么让寿梦亲自到郤武子墓前道歉,接受申巫臣为吴国执政,两样的难度最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