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是因为徐国、邗国或巢国太小,所以不值得特地召开一次会盟来庆祝他们的复国。
当前的世俗观念之下,只要是主权完整的话,再小的国家也是一个正常的国家。诸侯与诸侯的地位不取决于国家是否强大,但凡作为诸侯就是阶级平等。
说的是阶级平等。
不是说阶级平等就不能再存在地位的高低之分。
同样是诸侯,强国的诸侯自然敢大声说话,乃至于轻声细语就要让其他比较弱小的诸侯全神贯注聆听。
可是吧?诸侯就是诸侯,他们之间可以互相欺负,下臣敢于犯上就是不行了。
晋国君臣的迟疑在于还不习惯又当又立。
毕竟,晋国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想要灭掉郑国与卫国,再提“存亡续绝”这种正义,着实很难免会在心里觉得怪怪的。
如果习惯了不要脸?那自然是做什么都不会有心理负担了。
徐国和邗国的国主人选已经确定,分别是公子本与公子鲁,他俩获得了晋君周的资助,其它的物资且先不提,各自带了一千多人前去赴任。
晋君周哪来的两千多人和物资给两人呢?
在物资方面,当了几年国君的晋君周其实有了一定的积累。
每一次大战,作为一国之君可以获得四成左右的分润,算是拿了大头。
近些年来,晋国对外战争就是屡战屡胜,一次次都还是交战规模极大的大战,光是战场缴获就不少。
特殊时情之下,好些国家需要巴结晋国,怎么可能遗漏了晋国之君?
人手方面对晋君周来说就属于比较难。
七八年的时间过去,晋君周连宫城都无法做到尽数掌握,手头可用的武力也就四五百人。
所以,晋君周给予徐君本和邗君鲁的人手,多数是从一众公族封君那边甄选,少量派遣心腹帮助二人先期把控庙堂。
是不是看着很熟悉?
周王朝进行的分封,通常是天子指着地图上的哪一块地皮,再说:地划给你了,能不能拿下看你们的能力。
然后?没周天子什么事了。
获得分封的诸侯,他要是跟周天子感情好,多多少少能够获得更多的资助,例如加上几百名武士,粮食和武器的数量多一些;若是跟周天子感情一般?只能是竭尽所能地招募人手,变卖所有可以变卖的家产,头皮发麻的玩一波流,成了就是诸侯,不成变成一具骸骨。
所以,真不是周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