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晋君周是个什么意思。
“齐国毕竟是旧日霸主,有着比较深厚的底蕴。若是让他们吞并了莱国,必将成为大害。”晋君周说道。
这一点倒是说得没有一点错误。
历史上,齐国吞并莱国没有遭到晋国的干涉,也就是造成了既定的事实。
齐国消化莱国大概是用了二十年不到的时间,等他们在列国舞台重新变得活跃的阶段,当时的吴国也崛起了。
在那一个阶段,晋国和楚国一再爆发内乱,后面楚国更是被吴国打趴下,使得局势看上去像极了齐国和吴国正在展开争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后面,齐国成了两帝之一,与崛起的秦国遥远相望,一块折腾夹在中间的列国。
中行偃颔首道:“君上所言极是啊。”,他说完还看了楼令一眼,眼眸里带着探究。
那不是楼氏与齐国结成姻亲了吗?
他们倒不至于怀疑楼令会看在姻亲的份上任由齐国发展,只是要说完全没有顾虑也是不可能。
楼令做出愣神的举动,不可能诚惶诚恐,收敛笑意说道:“国策已经决定,按照计划实施即可。”
晋国制定的国策就是先吞并郑国,再灭掉卫国。
后面?暂时没有后面的计划。
消灭以及吞并郑国的难度怎么样?大概是比灭掉卫国要困难许多。
没别的原因,左摇右摆近百年之久的郑国,他们不止将“新郑”打造得固若金汤,连带“新郑”周边的城池在城防上也是极为完善。
这么说吧?光是怎么来攻克“新郑”这一座坚城,足够晋国君臣头疼。想要创造出专心攻打“新郑”的环境,起先不止要先拔除周边的城池,逼迫列国加入攻打的队列也是必行之事。
所以,晋国要先找到出兵的名义,再来真正实施计划。
计划实施之后,面对一座座城池该怎么清扫过去,到时候就很考验晋军的攻城能力了。
出兵名义的话?看看郑国现在在干什么。
郑国目前就在做一件事情,不断不断地对晋国君臣撒币,有由头或没由头就是送礼。
很搞笑的事情是,晋国君臣面对郑国君臣一再送礼,不收还不行。
晋国权贵无一不贪婪,这属于是世人皆知的事情。
没有由头都能榨油,有人送好处却是不收,不等于明明白白又清清楚楚地告诉送礼者“别送了,我们要自己动手抢”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