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鲁国要被晋国大军讨伐的情况下正在发生什么事情,由于管理的城池或土地不是自己家族的产业,多得是贵族在战事来临前躲避,搞得生病的生病,外出访友的外出,一个个地方失去了能够管事的主官。
鲁国的贵族那样干,完全可以预料到晋国中军和新军在抵近“曲阜”之前,根本不可能遭遇到像样的抵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面对华元询问对楚国的态度,楼令沉吟了起来。
那个许偃乃是楚共公的心腹,在楚君招这一朝应该是跻身核心阶层,能够代表楚国庙堂跟华元直接接触了。
怎么对待楚国的示弱和示好?晋国君臣的意志保持着高度的统一,他们根本不相信楚国会就此真正服软。
只是,晋国当前的重心已经改变,核心目标不再是坐在天下霸主的宝座之上,一阵商议下来认为可以跟楚国虚与委蛇一番。
“没有接洽,是因为他们不够主动啊。”楼令给了华元这个答案。
华元稍微错愕,说道:“他们主动参与会盟,楚君也已经抵达‘虎牢’了。”
楼令问道:“那楚君派人来谒见寡君了吗?”
服软要有服软的样子,想服软又要等着别人主动凑过去,搞得太过矫情和扭捏了。
只是……,楼令多少能够理解楚国君臣的心态,无非就是不肯承认失败,心理上不能接受,搞出那种扭扭捏捏的姿态出来。
“他们需要团结内部,晋国就不用了?”楼令同时知道这一点。
晋国这一边不止高层仍旧视楚国为大敌,普通的晋人也是那种思维。
在邦交场合之上,晋国君臣表现出对楚国的软弱,回国就要有老者站在路边破骂了。
“我明白了。”华元是真的懂得接下来该做什么事情。
了解到相关的华元告辞离去。
在接下来,轮到华元怎么说服楚国君臣,算是接了烫手山芋。
那是华元自找的。他要是一开始就不掺和,哪有后面的事情。
华元不敢给楼令什么态度。
事实上,就像很难说服晋国君臣更积极主动一些那样,华元没有说服楚国君臣的把握。
楼令起身出了军帐,来到晋君周这一边,恰好中行偃和士鲂都在。
“国书刚刚离开。”士鲂给楼令讲了这个消息。
军帐内的空气很浑浊。
太多的油灯,加上不通风,有过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