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环本来交好楼氏的意愿极强脱不开关系。
在之前,齐君环明确知道齐国打不过晋国,选择了猥琐发育。
所谓的猥琐发育不止是默默耕耘,包括了吞并莱国的这一个目标。
现在?看上去就是晋国处在举世无敌的强大阶段,齐君环脑子又没有什么大病,更没有与晋国争锋的心思。
所以了,齐君环历史上获得“灵”这个谥号,真不是因为他在处理国家大事上犯了多大的错,其实就是他喜欢折腾自己的大臣而已。
齐国君臣从楼令这里再一次得到答案,既晋国并不会阻止齐国对莱国动武。
楼令的用词没有模糊的地方,明确表示不会阻止。
等齐国攻打莱国且实施吞并?齐国又没有向晋国征求吞并莱国,更没有获得晋国的允许,届时要是晋国介入,摆明就是属于两码子事情,绝对不算楼令说话当放屁。
认真来讲,齐国君臣脑子没有坏,他们哪敢明晃晃告知晋国要将莱国吞并呢?
这种事情,一般就是先干了再说,后面的事情等后面再处理。
现阶段的齐国君臣就一种心态,真要是晋国介入,大不了就启动贿赂大法,不相信以贪婪着称的晋国卿大夫无法买动。
齐国吞并莱国之后,晋国想要干什么,属于是齐国君臣见招拆招的阶段了。
在事先,齐国君臣不也是多做一手准备吗?他们正在加强与楼氏的关系。
姻亲也是亲戚,楼氏刚娶了齐国的翁主,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因为齐国君臣明确知道当前阶段打不过晋国的关系,他们更加需要拉拢楼氏,最后哪怕晋国讨伐齐国,通过楼氏向晋国有条件投降,比如吞并莱国的事实不变。
两国之间存不存在可以帮忙转圜的人物,区别简直是大到天与地。
晋国与楚国好几次因为争夺霸主宝座,搞到近乎步入不死不休的格局,一次次都是有人转圜才让战争保持常规化。
如果没有人转圜?以为进行了数十年争霸战争的晋国和楚国,双方还能保持适可而止的交战方式吗?
看看郤锜就任晋国中军将之后,出现的格局变化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以前华元是晋国中军将栾书与楚国令尹子重的共同朋友,两国有华元这个人可以充当沟通的桥梁。
现在,不管郤锜是不听劝,亦或是没有人能够劝得动,反正就是跟楚国的默契已经变得不存在了。
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因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