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摇头,半是感叹半是回忆道:“若是当时始皇帝能控制住局面,休养生息,那么秦朝也未尝没有转机。”
说实在的,秦朝的制度体系确实并不适合一个统一天下后的休养发展阶段的需求。
但是,秦朝这么一艘大船想要掉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至少,不论二世是否是胡亥,想要掉头都几乎难以做到。秦朝这艘大船多年以来的惯性太大太大了,唯一能够做到还能勉强控制住朝堂的人,只有始皇帝。
二世,即使是扶苏,他也做不到。
——他若是能够做到,也不至于死的那么不明不白。
而始皇帝,留给他的时间也并不多么宽裕。
最晚最晚,在始皇帝驾崩之前,他必须要把休养生息的基调给定下来,后面的二世才有一个标杆可以倚仗。
“秦朝的惯性并不止于朝堂制度,更在于观念人心。”萧何也摇头,他对于秦朝能否掉头成功持有悲观态度。
困住秦朝的,并不只是什么长期施行的制度,也不只是庞大的军功爵集团,更有长期以来在秦人——特别是秦朝官员乃至皇帝心中埋下的理念观点。
不论是选择分封的大臣,还是坚决郡县的皇帝大臣,他们恐怕都不觉得秦朝需要掉头,也不觉得秦朝需要绝对的大调整。
——军功爵制有点不太合适了,这点他们或许知道;但是,秦法、徭役等这一系列制度不合适……他们大约并不觉得。
而这才是关键。
观念一旦深入人心,想要改变难如登天。
再者,在那一场声势浩大的起义之前,秦朝的朝堂,恐怕没有人会觉得那些平日里只知忙忙碌碌、毫不起眼的黔首们,能够拥有那样的力量,制造出那么大的影响。
【民心思定,百姓们想要安稳度日,并不想要再生活在恐惧和战战兢兢之中。】
【这就要求朝廷一方面要轻徭薄赋,给百姓喘息和恢复的机会,毕竟要是依旧高赋税、大量徭役,那么百姓还安稳什么?】
【在古代,不论是进行各种大型作业会极易造成死伤,行路,更是导致死亡的一大原因。】
【另一方面,就是要求朝廷要宽简刑罚,网开三面,不再让百姓动不动就可能会触犯法律、成为罪犯,整日生活在恐惧之中——特别是那些并不熟悉秦法的六国百姓们。】
【秦人在秦法的驯化下,或许已经适应,但是六国百姓如何能够适应?】
【他们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