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讽的意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话语的弦外之音同样能制造反讽。比如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你可真是个好人啊!”但实际上说话者的语气和表情却透露出不屑和嘲讽,这句话的实际意思可能是在说对方是个傻人,这种话语背后的隐含意思与表面意思的差异就构成了反讽。
运用方法分析:
要运用好反讽叙事,首先要设计好具有反讽意味的人物形象和事件。在塑造人物时,要明确人物的表面形象和实际行为的反差,比如塑造一个表面上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自私自利的人物,要考虑到他在不同场合的言行表现,以及他的这种反差会对其他人物和整个故事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设计事件时,要预先设定好事件的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的反差,并且要让这种反差在故事发展过程中合理地呈现出来。比如在一个关于职场晋升的故事中,设计一个员工自认为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肯定能晋升,为此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但最终却因为一些不公平的因素,如上司的偏袒等,没有得到晋升,这种预期与实际结果的反差就构成了反讽。
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要适时地展现出反讽的效果。比如在人物做出某种高尚的宣称后,紧接着让其做出与之相悖的行为,或者在事件发展到一定阶段,呈现出与预期相反的结果。这样可以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及时感受到反讽的存在,从而更好地理解故事的讽刺、批判或揭示人性弱点的意图。
举例:
钱钟书的《围城》就充满了反讽叙事。
比如方鸿渐在留学归来后,表面上被人视为“海归”,应该是有真才实学的,但实际上他在国外并未真正学到什么东西,只是混了个文凭回来。他在回国后的一系列言行,如在演讲时大谈特谈“西洋文化在中国之必要”,而自己却对西洋文化知之甚少,这就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讽。
方鸿渐站在讲台上,对着台下的听众大谈特谈“西洋文化在中国之必要”,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光彩。可实际上,他在国外那几年,除了吃喝玩乐,并没有真正深入地学习西洋文化,他的这份演讲,不过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这与他实际的学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哑然失笑。
又如,书中描写的一些婚姻关系也充满了反讽。方鸿渐和孙柔嘉的婚姻,起初看起来似乎是一段美好的结合,两人在相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感情,走到了一起。但婚后,却因为生活琐事、家庭背景差异等诸多因素,两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9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