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令人胆寒的武器唯一的下场就是在岁月的长河中腐朽,最终化为尘土。
当自由党的侦察兵在安江地区看到蒸汽机车的时候,一度非常羡慕华夏的国力,以至于他们开始怀念那个曾经让全世界都感到恐惧的红色帝国。
可惜,分裂后的毛熊再也不复当年的威风。
自由党的部队为了守住伯尔古斯克,几乎每天都有伤亡,不过为了能等到镇东的物资,伊戈尔还是决定再坚守一段时间。
海参崴的瓦西里中将已经向伯尔古斯克前线派出三批增援部队,先后投入了五万兵力,可到现在还是没能攻陷那个只有几万人口的小城市,这让他非常气愤。
其实这也不能怪一线的作战部队,毕竟他们空顶着一个苏俄部队的名号,而里面全都是临时征召的普通百姓。
几年前,海参崴驻扎了六七万苏俄军队,不过后来大部分都被调去和二毛打仗,留守的全是些海军舰船兵或者技术兵种。
瓦西里此前之所以不急于攻占伯尔古斯克,是因为海参崴的储备粮数量还很大,再加上他们自己耕种的一些土地,勉强能维持他辖下六十万人口的消耗。
可现在不行了,粮食的大幅减产让海参崴的食物开始出现短缺,而且海参崴没有任何可以发展贸易的对象,所以瓦西里想拿下伯尔古斯克,通过那座边贸桥和华夏开展贸易。
马克西姆上校是海参崴海军部队在伯尔古斯克前线的指挥官,他原本是苏俄太平洋舰队一艘导弹护卫舰的中校舰长,现在的军衔是瓦西里中将自己封的。
前天伯尔古斯克自由军对他们的主动袭击让他感觉尊严遭到了冒犯,所以他正在谋划一次大规模的袭击,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多地打掉自由军的有生力量。
外国人对冷兵器战争的理解远远不如华夏人,不可否认有些种族的战斗意志非常强悍,但是战争智慧也就比部落时期的原始人高点有限。
从古至今,那些被华夏民族撵得举族搬迁的战败种族一旦远离华夏接触到其他异族,全都摇身一变成了那些异族的噩梦。
马克西姆上校计划用两艘风帆船作为诱饵,引诱自由军的巡逻队来夺取,然后再用一支人数相当的部队与对手纠缠。
自由军一定会呼叫增援,而他要吃掉的就是自由军的支援部队。
这个计划在任何一个华夏人看来都显得质朴而可爱,但对于同为苏俄人的自由军来说,可能就是个致命的陷阱。
马克西姆之所以有自信用同等数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