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心长地说道:“孩子,万事开头难呐!这雪再大,总有停的时候。咱家虽然穷,但日子还得朝前过。你这小店,说不定就是咱家转运的好机会。没钱进货的事儿,咱一家人一起想办法。你这孩子有想法又肯吃苦,只要坚持下去,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张山听了母亲的话,心中微微一动,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神中似乎闪过一丝微弱的光芒,那是在绝境中看到一丝希望的曙光。但很快,张山又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着说:“妈,我也想坚持,可现在这情形,实在是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母亲拉着张山的手说:“儿子,咱们可以先少进些货,把最急需的东西弄来。村里乡亲们过日子,火柴、盐巴总是要用的。”张山眼睛一亮,可转瞬又黯淡下来,“妈,就算少进货,也还是要钱的呀。”这时,李秀从外面进来了,她听到了两人的对话。
“山子,妈,车到山前必有路,咱们一起想办法,我们总会度过难关的。我明天回娘家看看,一切都会好的。”
张山犹豫了一下,觉得这或许是个办法。母亲也点头表示赞同,转身走出东屋,走向了自己的房间。
张山和李秀回到自己的房间,微弱的烛光在屋内摇曳,映照着两人疲惫又略带愁容的脸庞。李秀轻轻握住张山的手,试图传递给他一些力量。
“山子,别太着急,我回娘家一趟,说不定能凑到些钱。我爹娘一直都很疼我,知道咱们的难处,肯定会帮忙的。”李秀的声音虽然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张山看着李秀,心中满是感动与愧疚:“秀儿,让你为了这事儿操心,还得回娘家麻烦咱爹娘,我……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李秀温柔地摇摇头:“说啥呢,咱们是一家人,这店也是咱们共同的希望。只要能把店开起来,以后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两人坐在床边,开始仔细盘算着如果李秀回娘家能借到钱,该如何分配进货。张山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破旧的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筹备小店以来的各项开支和计划。他借着烛光,在本子上又添了几笔:“秀儿,如果能凑到钱,咱先把火柴、盐巴、肥皂这些家家户户都要用的东西进够量,再进些针线、头绳之类的小物件,应该能应付开业了。”
李秀凑过来看了看本子,点了点头:“嗯,这样也好。不过山子,咱也得想想办法,怎么能让小店吸引更多人来买东西。”
张山思索片刻,说道:“我想过了,开业那天,咱可以准备点小赠品,像一小包糖块儿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