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儿子站起来,周锦钰的个子果然都要顶到他的下巴颏了,二郎心里欢喜。
\n
儿子幼时体弱,比同龄人瘦小许多,如今这几年身体好转,小孩儿就像是田地里喝足了水分的秧苗般,以惊人的速度节节拔高。
\n
体型上的变化亦对周锦钰的心理产生了正面影响,像所有成长中的少年一样,他对父亲的依赖减少了,而身体里关于自我的部分在觉醒生长。
\n
父子一起用过早膳,周二郎问了儿子一些功课上的事,周锦钰都对答如流,二郎甚为满意。
\n
周锦钰见父亲高兴,趁机说道:“爹,您常对钰哥儿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儿臣觉得爹说得极是,所以儿臣想要出去游学。”
\n
“游学?”周二郎微微蹙眉。
\n
“是的爹,我可以一面学习治国之道,一面体察民情,了解我大周的山川地理和风土人情,亦可以体验人间百态。”
\n
顿了顿,他又道:“爹,您知道我身上有系统在,我还可以在游历的过程中利用系统的能力了解我大周各地的土壤和作物特点……”
\n
民以食为天,周锦钰想要协助父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大周朝老百姓的吃饭问题。
\n
具体到如何施政、布政周锦钰不敢胡乱出主意,还得父亲亲自把握,但对于如何提高大周的农业水平,他在现代的很多知识还是可以帮得上忙的。
\n
不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后世的经验再先进也不是拿来就能用,一切还需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n
儿子目光朗朗,侃侃而谈而又有理有据,条理分明,关键是他能意识到治国理论要联系实际情况,而非处处通用,这就极为难得。
\n
二郎看着眼前优秀的儿子,内心的自豪和满足感难以言表。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