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这个朝代处于开明到封闭的过渡,女子们虽也讲究三从四德,私底下的消遣却也不少,斗草簪花、吟诗作对皆在其列,但到底少有系统训练,比起才思敏捷信手成句,更多的还是以背诵前人诗句为主——这个就纯粹考验记忆天赋和刻苦程度了。
\n
林娇儿显然没这么容易放她过关,比拼的就是才气,鉴于七步作诗太过严苛,便改为一炷香之内。
\n
题目么,当然就取现成的咏菊。
\n
徐宁差点笑出声来,这不是正合她意么?除了陶渊明他老人家太泛滥了不便写,后世关于菊花的诗词不胜枚举,光是“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和“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便足以技惊四座了——诸位王亲在场,前者是反诗不合时宜,后者的气节却是人人都爱称赏的。
\n
红楼里林妹妹螃蟹宴上夺魁的那三首也足够吊打全场了。
\n
徐宁略一思忖,便提笔挥就,命人誊抄呈上。
\n
林娇儿还在那里奋笔疾书,见周遭鸦雀无声,匆匆瞥了一眼,顿时面若死灰,咬着嘴唇将宣纸撕得一干二净。
\n
若非有诸多闺秀在场,怕是她已然嚎啕大哭起来。
\n
不必细问,胜负已分。
\n
与林娇儿交好的两位姑娘忙上前抚慰,又对徐宁怒目而视,“徐三小姐,这诗当真是你所作?”
\n
言辞固然尖锐,却也道出众人心中疑惑:从未听闻徐家幺女有诗才传世,若真如此,又何必敝帚自珍?
\n
怕是从哪剽窃而来。
\n
徐宁笑眯眯道:“我从未说过出自我手,倒是你们,当真没有半点藏私吗?”
\n
谁都爱面子,姑娘们起诗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