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乡路,向着青山镇走去。
来到村里,到了张二爷家,仓嘉此时正在院中闭目坐着,不知是在做佛家早课,还是休息养神。
易年进来也没叫这小和尚,就在旁边默默等着。
张二爷这时正从屋中出来,看见了易年,小神医三个字马上就要脱口而出。
易年见了,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眼神示意了一下仓嘉,向着张二爷微笑行礼。
张二爷见了,也是笑着点头后又回了屋中。
乡村小院里,一个小和尚沐浴着冬日的阳光,头顶之上,光亮无比,有些刺眼。
一个粗布衣衫,虽旧,但洗的很干净的少年,安静的站在旁边。
看着仓嘉,不知道是阳光,还是佛光,把小和尚整个人都笼罩着。
易年心里想着:
这仓嘉的百日悟经真的收获良多。
虽不知封魔经到底领悟了几成,不过修为境界却在这次机缘中,有了提升。
如今四象之境,虽然刚到,不过,在这个年岁,也属不易。
第一次见时,问了仓嘉是什么境界,那时仓嘉回答是凝神上境。
听那时体内的佛光运转不是十分顺畅如意,境界不稳,应该是刚刚提升。
但是那时就已经修出了佛相金身,修佛悟性极好,那修行境界也同样不会太低。
可偏偏只刚到凝神上,距离四象还遥不可及。
所以易年才觉得低了。
而这个低,也是相对常人来说。
易年自见仓嘉金身起,就觉得仓嘉是个天才。
所以,比较,也是同别的天才相比。
而那潇沐雨,四象境界根基稳固,出手间就能看出,应该有段时间了。
所以仓嘉在易年看来,有些低了。
不过还好,以前可能因为什么事耽误了的修行,如今,算是赶上了。
四象凝神,虽然只差一个境界,但世间修者,在这关口,终身停留之人,数不胜数。
对天地元力的领悟吸收,运转施放,也有着巨大差异。
虽只是一境,却相差甚多。
能入四象境,修行之路,才算正式开始。
按说修行之人入定打坐之时,对周身也会有所感应,可偏偏仓嘉没有发现易年。
昨夜住在张二爷家里,对张二爷的气息熟悉,方才出来没太大反应也算正常。
易年才来,竟也没有发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