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本就是多部落联军,刚遭大败便以部落为单位一哄而散。陆瑾瑜领万骑追杀北蛮王本部万人,终究将他生擒。
陆瑾瑜攻得突然,追得太紧,北蛮王连楼兰国出兵的消息都没收到,又有草原上一些宿敌部落带路,这才栽在陆瑾瑜手中。
燕王等边将也在追击战中各有斩获,但最大的功劳被陆瑾瑜所得,又是在楼兰将领的见证下,想压制都压制不住。
除了北蛮大战,再有就是南诏平乱。这也是朝廷近五十年的大战之一,奈何有功之人全部被冒功,甚至在大战结束后踢出军队。
像李解这个孟津驿丞的遭遇,正是南诏功臣的代表之一。
朝廷拿这些人也无法,毕竟冒功的都是自家子弟。
因此,武卫军中的十六卫,除了吉祥物般供养的老将军,便是并没有真才实学的世家子弟。就算有些本事不错的,也是资历太浅,或者没机会展露头角。
地方上的府兵建制多在千人左右,还因为军屯被侵占多有举家逃亡之事,基本没有满额的府兵!
缺乏训练、兵额不满、克扣粮饷等等,这就导致府兵战斗力极为低迷,连拿着锄头、铁锨的乱民、贼寇都打不过。
说来说去,剿灭贺玉荣的平天寨,只能出动武卫军。而武卫军中适合领兵的,也只有陆瑾瑜一人而已!
韦小叶心中难受,在陆瑾瑜出征前的这几日,便温柔相待,抵死缠绵。
结果,出人意料的事来了。
五日后,圣文皇帝下旨派三卫禁军,分三路出征剿贼。
左武卫不在此列!仍然负责拱卫京城!
韦小叶得到消息时又惊又喜,惊的是被派出的三卫大将军,竟然是年纪最大的三人,喜的是管他谁去,反正自家郎君可以安稳留在京城了。
韦小叶欢喜之余,也忍不住好奇,“郎君,陛下是怎么想的?竟然派老将出征?江南道还罢了,岭南道可不是好地方,于老将军都快八十了……”
陆瑾瑜无奈的摊了摊手,“这不是陛下本意。先是秦王进言,后是几位老将军请战。他们说京城安才能天下安,只有我年轻,可以如常当值掌军。”
韦小叶听得惊讶,“这是什么屁话?那些大将军虽年老,可底下还有卫将军,每卫五府还有五名中郎将。秦王怕你再立大功?”
陆瑾瑜沉着脸点头,“这自然是有的,不过陛下也同意了。以我推测,陛下也是顾忌自身安全,才改变了圣意。”
“我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