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在轰炸日本本土这一事项上,始终保持着比较克制的态度。
国防军的战机除了攻击日本港口和沿海军事目标以外,并未对其城市和工业区进行轰炸。
这么做的目的,既是暂时不想扩大战争的规模,又是怕引起国际舆论的声讨,不过自作自受的日本人却推着华夏迈出了这一步。
若要对日本展开大规模的轰炸,最理想的目标当属两类,其一是集中在该国中部和西南部的工业和经济中心,其二为包括东京和京都在内的核心城市。
打击前者可以重创日本的战争潜力,轰炸后者则是为了摧毁其国民士气和民意根基。
而且由于地理距离和其航空技术的局限性,日本的陆基战机根本上没有能力对华夏本土进行攻击,除非是自杀式的。
当然,在1930年代初的技术条件下,距离同样也成为制约国防军遂行空袭行动的最重要的阻碍因素。
以执行轰炸东京的任务为例,目前国防军距离日本首都最近的两处基地,分别是海参崴和济州岛。
前者距离东京将近1,100公里,后者则有约1,200公里。
由于华夏最先进的AB-1929型轰炸机,其最大航程也不过2,300公里,若从海参崴出发勉强能够满足轰炸东京的任务。
但前提条件是,AB-1929型必须减少载弹量,以便尽可能的装载更多燃油,还要采取飞到目标地上空后立刻投下炸弹转头就走的作战方式。
而且国防军最先进的AA-1930型战斗机,其最大航程也只有900公里,这就意味着轰炸机将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执行轰炸东京任务。
不过好在,AB-1929型具备330公里的时速,优于当时日军装备的所有战斗机,这多少能带来一定的安全性。
当然还有另一种选项,就是派出海军的航空母舰,抵近至距离东京数百公里的海域,以舰载飞机对其实施轰炸。
但这个办法风险很高,而且只能以突袭的方式偶尔为之,难以持久开展。
可是不管有怎样的困难,轰炸的事情既然已经决定下来了,国防军就要坚决的完成。
就在华夏当局宣称将要攻击日本本土的次日,轰炸行动就全面开启,在首日被袭击的目标之中,就包括了日本首都东京!
是日,国防军陆军航空队出动15个中队,共计180架AB-1929型轰炸机,分别从海参崴、济州岛和那霸出发,对日本的长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