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行的掌舵人,陈济生更擅长于经营和理财。已经晋为上海道台的他,主要坐镇上海,负责后方保障和与洋人间的事务。
如今自陈济怀起,南军上下虽然坚定了死守的决心,但并不等于只是困守城池和既定防线。而是要从外围起,便逐步消耗太平军的兵锋,并为战术上预留缓冲。
这一点,商团的对手,太平军很快就能深刻的体会到了。
太平军从刚进入苏州府地界时起,便开始不断的遭到小股商团的袭扰。而且越向前深入,这种攻击的频繁程度和规模也就越大。
这些商团,在中下级官长的带领下,常以小队规模进行机动作战。他们充分的利用手中先进的后装枪械,发挥了射速快、射击精准和射程远等优势。以极小的代价,换来的是对太平军的巨大杀伤。
这样的战斗,规模都不大,但对太平军的士气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他们此前从未遇到过这样的对手,也从未经历过这样的战斗。
可以说,太平军攻往苏州的道路,是一条流淌着鲜血的艰难之路。
这样的征途让太平军感觉到,似乎越向前行,就越接近毒蜂的巢穴一般。这让很多人都心生恐惧,甚至是一些中高级将领。而经过这样的积少成多,太平军的战斗减员也着实不小。
以一场规模相对较大的,发生在浒墅关附近的战斗为例。
陈济怀集结于苏州附近的兵力不满五千人。其主体是驻于苏州城的第二团的三个营,和加强过来的第七团的第二十五营,以及其他辅助兵种单位。
这个第二十五营在前期的任务,就是负责前出截击、袭扰太平军。他们在浒墅关附近便设置了两个哨的兵力,也是全营相对集中的最大一股队伍。
浒墅关,东临京杭大运河,交通便利,是沿运河南往苏州的要冲。因此有大队的太平军途经此处。
第二十五营的这两个哨,是由该营的营官直接指挥的。他并未将队伍布置在镇子和村落里,因此太平军很轻松的就占领了那里。
可当太平军离开那里,继续前行时,就开始遭到小股商团骑兵的袭扰。在太平军组织反击后,这股骑兵便向东南退去,并且躲入到运河附近一片茂密的树林中。
太平军领军的一名师帅一看,可高兴了。这骑兵入林,又有运河阻拦,不是自寻绝路么。于是他便令手下追了上去,定要剿了这伙商团,出口恶气。
岂料,这其实是商团设下的圈套。第二十五营的那两哨步兵,就分散的埋伏在这片树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