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此,颜家在长安城,也有一处很是气派的大宅子。
颜家在长安聚族而居,是追溯到颜思鲁的父亲,大儒颜之推身上。
当年颜之推在北齐做黄门侍郎,后来北齐被灭,又出仕北周,北周被隋朝取代后,于开皇年间,被召为学士。
开皇十七年病逝,他死后,儿孙们也就在长安城安定下来了。
颜思鲁有四个儿子,长子颜师古,是当朝秘书监,次子颜相时是谏议大夫,三子颜勤礼,弘文馆学士,很快也要升任谏议大夫了,四子颜育德,太子通室舍人。
四个儿子都在朝为官,加上颜家的底蕴,在长安城,颜家亦是不可小觑的高门大户。
李复随着颜相时来到前厅,落座后,颜家的下人端上了茶水。
“家中粗茶,还望殿下莫要嫌弃。”颜相时笑道。
李复笑着摇了摇头。
端起茶杯,轻饮一口。
一等的绿茶,挺好。
算是能买到的顶尖货了。
颜相时也是读书人,但凡是读书人,没有个不喜好风雅的,只是有的人喜好的高调,有的人喜好的内敛。
颜家,家风就是属于内敛的人。
不然当年颜思鲁也不能辞官了。
读书人有读书人的风骨。
而颜思鲁,也是真的不怕。
不怕李二凤看到他辞官归隐,一怒之下,迁怒于颜家。
又或者说,他知道李二凤是个什么样的人,所以才敢放心如此做。
难怪李二凤被朝臣欺负呢。
“昨日陛下见颜大夫,可是已经与颜大夫提过了?”李复问道。
颜相时点点头。
“陛下都与我说过了,陛下天恩浩荡,如此厚爱,当真是让人心中感激,另外,此事麻烦了殿下,也是让下官不知该如何感谢殿下。”颜相时对着李复拱手。
李复连忙摆手,笑道:“我虽然有官位,有爵位在身,但是长安城力的人都知道,我不怎么管朝堂上的事情,但是身为李家的人,深受太上皇与陛下之恩典,也是想要出一份力,在能力范围内,为陛下排忧解难的,陛下既然忧心颜大夫的身体,而恰好,医术高超的孙道长又在庄子上,在书院里定居,那不如趁着这个机会,让颜大夫好好调养调养身体。”
“之所以选在这么个时间,也是有一些思量在内的,首先便是,孙道长虽然如今定居在书院,可是这也只是暂时的,他老人家志在游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