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两家其他的孩子,岁数还小呢,想安排也没办法。”
“至于程家的老二,眼下不是在国子监吗?”李复笑道:“以前跟你弟弟还是同窗呢。”
“那程咬金多聪明,读书方面,保老二,押老三,都给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要说房相杜相让自家儿子来庄子上,帮着太上皇修建行宫,这我倒是能够理解,毕竟往后在朝中做官,这也是一份资历。”李韶不解:“可是,程家的老三和尉迟家的老二,在庄子上读书,这我就不理解了,以这两家来说,将孩子送进国子监,才是最好的选择啊,如今庄子上的书院,可比不得国子监。”
“程家老二倒是在国子监,我琢磨着,老程心里也有自己的考虑,给三个孩子一人安排一条路,老大继承爵位和家业,排在老大后面的儿子,未来都得自己拼,老程也在赌。”
“程家的老大老二老三,都是嫡出的孩子,若说老三也送去国子监,完全没问题,至于庶子嘛,没有资格进国子监,送到庄子上,倒还能解释。”李韶猜测着。
“所以我才说,老程在赌嘛,你想,将来太上皇的行宫是要建在书院旁边的,太上皇未尝不会到书院里去走走转转,而以后庄子上的书院发展越来越好,里面的学生的身份也是跟着水涨船高啊。”李复笑道:“老程这人,虽说是武将,但是人家脑子可不是单纯的武将脑子,他可是很聪明的,心眼也多。
眼下书院还是名名不见经传的时候,将老三送到书院读书,书院里教书的老师也不弱,只是名头没有国子监那么响亮,但是将来就不一定了不是?”
“好歹有老陆压阵,书院里那些老师,大多都是老陆的学生,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至于给孩子启蒙,老师的名气有多大,不重要,因为没有什么差别。”
“程家的老三,尉迟家的老二,年纪都还小,哪怕是在庄子上耽误两年,对于他们来说,也没什么,随时都能再回长安,到时候两家再去陛下面前求个恩典,将孩子送进国子监,都是一样的。”李复说道:“无非就是时间早晚而已。”
“用这样的一个试探,来给孩子趟一趟不确定的路,如果是我的话,我也会试一试的。”
李韶也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
“庄子上的书院,有震儿,再加上程家和尉迟家的孩子,将来阎家的孩子也要来,这么一看,底子也要起来了,毕竟这事儿,将来会在长安城传开的。”
书院也不止是看有多少名师在里面教学,也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