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眼下说这些事,也是为了准备给宫中上奏疏做准备。”李复说道:“老苏,关于水师,回去先写一份具体的章程吧,这个我了解的不算多,不如你,所以,这件事你来,至于占城稻的事情,我再考虑一二。”
窦奉节是不参与了,这件事,总要有人做。
实际上就算是自己写一份奏章送到宫中,到最后还是要找别人去做。
自己离开长安,那太上皇和李二凤,不得整天提心吊胆的惦记着自己的安全问题?
广州,岭南,那可真是山高水远的地方了。
长安城,泾阳县庄子上,这两处地方,还有一大堆事儿没做完,根本离不开自己。
怎么想,李二凤都不会把自己弄到广州去种地。
中午一顿饭吃完,席面散去,李复带着李承乾回到了书房里。
一进门,李承乾便问李复。
“王叔是否对窦奉节失望了。”
李复摇了摇头。
“吃饭的时候,见到窦奉节那般反应,心里的确是有点失望。”
“但是转念一想,这不对,我不应该失望。”
李承乾疑惑了。
“为什么?”
李复将煨在炭盆上的茶壶提起,白雾裹着枣香在两人之间氤氲。
“你看这茶,"用紫砂壶泡太涩,非得用粗陶——人各有器。”
李承乾捧起茶盏,热气模糊了他的眉眼:"可是这是个大好的机会,天大的功劳等着,而且此事是王叔提出来的,苏将军也参与其中,这么多人保着......."
“哈哈哈。”李复笑了,摇了摇头。
“以前朝廷举办科举,承乾可见过那些进士?”
“中举之后,光彩照人呐。”
李承乾微微颔首。
"那些寒门学子拼尽一生想够到的,窦奉节出生时就握在手里了。"
“窦奉节的年岁也不大。”李复笑道:“你想想,他现在已经袭爵了,是酂国公了。”
“爵封国公,对于他来说,已经到头了。”
“他未来成亲的对象是谁?是你姑姑,是皇室的公主,太上皇的女儿。”
"国公之爵尚主之荣,再往上是什么?异姓王?他可够不到。"
“这样的人生,已经很圆满了,用不着他再去争什么功劳名声,窦轨就他一个儿子,现如今顶着窦家的门户,他的人生,不属于他自己,属于他肩膀上的责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