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安宫与太极宫,两宫之间的关系并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般,也就无须再因为武德旧臣这个身份而战战兢兢了。
打麻将是累了点,但是其他的,一切都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况且,陛下还对自己在利州的作为大加肯定。
这趟回长安,真值!
“太上皇那里也稳妥了,说是会给泾阳王殿下去一封书信,明年让媚儿也入泾阳书院。”
杨夫人喜上眉梢。
“真是太好了,圣人体恤,多亏了夫君从中周旋,夫君在利州任上,劳苦功高,这才在长安,给媚儿谋了个前途。”
武士彠面带笑意,心情大好,手掌轻轻的在武媚的肩膀上拍了拍。
泾阳县,庄子上。
屋子里有地龙有炕,住着就是舒服。
哪怕是早上起床,都不会感到有什么不适感。
睡在炕头,被窝里暖一宿。
李承乾在这边住着,早上起床比在东宫住着都利索。
东宫里,炕不能修,地龙也不能修。
冬日里取暖,全靠着屋子里烧炭盆。
当然,炭盆也暖和,但是一整个冬天下来,只是东宫消耗的上等银丝炭,就能堆成一座山。
李承乾想想东宫干净的库房,难免有些心疼。
还要怎么节省呢?
要是节省炭火的话,在书房里批奏折,恐怕手都要僵硬了吧?
书房里,李承乾想到这些,不由得叹息一声。
李复前脚刚迈进书房,就听到大侄子在唉声叹气的。
“怎么了?愁什么呢?”李复笑问道。
李承乾抬起头,看向自家王叔,摇了摇头。
“没什么,就是想起来,太极宫中没有地龙的事儿,而且,也不好弄个炕。”李承乾笑道。
李复哈哈一笑。
太极宫,那可是太极宫啊。
盘个炕算怎么回事。
就算是冬天住着舒服,就李二凤那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
啧。
“大侄子,你阿耶那性子你还不知道?”
“你让他在他的寝殿里盘个炕,还不如让他穿着裘衣批奏折呢。”
李承乾叹息一声。
“但是这宅子里的地龙就很好啊。”李承乾说道:“冬天换了院子住,隔壁院子就是小厨房,不管是烧炭还是烧柴,炉灶是热的,还能烧热水做饭,极大的节俭了炭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